最近和做心理醫生的學生談起「運動員心理」,不幸得知香港球星蔣世豪自殺消息,更感不安。1993年,蔣世豪年僅18歲代表香港青年軍,於英國高菲亞盃足球賽上陣,創造開賽僅2.8秒當時最快入球世界紀錄。但18年後,竟然選擇自殺輕生。
細看案情,其實很明顯符合「心理抑鬱」的症狀:
據《星島日報》的記者報導,事主沒有金錢及感情問題,亦沒有與妻子爭執。事主經營酒吧生意,在灣仔的一家每月收入一萬元,而在尖沙嘴的樓上吧亦有分紅,經濟穩定;至於夫妻亦非常恩愛。不過最近好友尹志強病逝,事主心情大受打擊。四個月後,恩師黎新祥又因癌病辭世;事主曾表示與恩師情同父子,只有恩師肯聽他的心底話。據母親表示,兒子曾對她說「連做人都失去方向」,他有時更會把自己關在房中痛哭,家人懷疑他患上情緒病,只是沒有正式接受治療。誼兄稱亦有同感,有時事主與一班老友見面很開心,轉頭便顯得很落寞、情緒反覆。
葵涌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余枝勝表示,部分人在至親好友甚至偶像離世後,可能會患上情緒病,嚴重的或萌生自殺念頭,但不少患者總會掩飾自身不安,人前表現如常。
我和學生的研究的目標,不是對運動員「處理比賽」的心理那麼簡單,因為絕大部份的所謂研究,都只是集中於如何令到運動員可以在比賽中「提升表現」(集中精神比賽、不要怯場、提升鬥志等等….),而忽略了運動員作為一個「人」,除了比賽以外,個人性格和心理狀況也需要保持正常和健康。正如蔣世豪一樣,難道人生只到三十五歲就「行人止步」? 對於一眾熱血青年來說,也許「人生」只是拿到冠軍獎牌在手那一刻,但往後呢?
這個研究的方向不止在於對「運動員」的了解,更進一步,是對所有參與「競賽活動」的人,尤其是性格形成期的在學青少年,進行認真和科學的了解。以確保在教育範疇,不會出現「始料不及」的風險。
當年我準備材料向教育當局轉移,以支持「融辯入教」項目,也已提出過相同的意見。當然,總不只談個人經驗而忽略具體的科學論證。
按 Kohn 的研究,尤其是綜合報導大量有關在學兒童的心理變化,得出的結論相當有趣:就是「競爭心理的作用是減低個人自信而不是增加個人自信」。[2] 原因為:在競爭的心態下,決定個人成功與否的「外在因素」被嚴重扭曲誇大,例如輸了球賽,可能只會怪罪隊友傳球不力,尤有甚者,是埋怨評判裁決不公、甚至歸咎觀眾滋擾等等,不一而足。因此運動員迷信「運氣」的比例,也著實不少。
而「自我形象」的高度簡化,也是問題之一,據研究結果顯示,當競爭越來越強化之下,青少年的個人「自我形象」會越趨「單線」:winning = coach’s approval = parent’s acceptance = self-esteem (嬴出=教練讚許=家長讚許=自尊)。[3]
需要留意的是:打從甚麼時候「教練」開始代入比家長更高的參考位置? 那麼學校和老師的地位又應該放在那裡? 其實答案也是很簡單:因為在競賽的高壓情況下,運動員能看得見的,就只有教練、而且影響最大的也是教練、或者是有「偶像地位」的前輩。
將以上情況套入蔣世豪的個案,不難看出相同的思考模式,足以解釋這種抑鬱從何而來:少年得志、成名甚早,18歲全球矚目、五度入選香港足球明星榜、28歲代表港隊出戰皇馬,與朗拿度、施丹及碧咸過招。一生以前輩(恩師和偶像)為「最親密的人」;個人缺乏比賽以外的謀生技能 (「投資酒吧」算不算?),而朋友都只能到酒吧消遣,以「作精神上的支持」等等。
在家庭和經濟上都「風平浪靜」的情況下,結果卻演變成:連做人都失去方向。
與其隨便歸咎是「社會的錯」,也要搞清楚到底「錯在那裡」。
從他的「誼兄」得知的意見如下:香港運動員退役後生活沒有保障,尤其是足球員,經十多年比賽已五癆七傷,如何改行?
這位仁兄也許說的沒錯,社會不太關心。但細想一下,是在埋怨社會嗎? 三十歲人,就真的沒有其他事業選擇? 為甚麼足球員的自信心這麼低下。再回頭看看 Kohn 的研究,也許真的甚為準確:競賽培養出來的,不一定是「高度自信」。而社會的錯,有可能在錯於沒有好好理解運動員的心理、在培訓的過程中沒有好好設計防範心理風險的措施、也沒有事先做好心理輔導工作。以致越是出色的運動員,受到的心理傷害越是嚴重。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 Kohn 的研究,不止是「球類運動」,而是所有帶競爭性的活動,包括了學校的學術競賽。換言之,「運動心理學」的適用範圍,不止是肢體運動,也包括了所有以「競爭」為目標的活動,包括學術活動。
對於以上的分析還是很初步。其中有關「心理上癮」的研究甚至顯示:競賽精神的上癮與賭博的上癮,在症狀上完全相同,包括「輸了之後會越發強化」的參與欲望。以及「除了競賽以外」別無其他「頂癮」的東西。
[1] “No Contest, The case against competition”, Alfie Kohn, H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2][2] 同上, 第5章, “Does Competition Build Character? Psychological Considerations”, 第107頁, “Winning, Losing and Self-Esteem”
[3] 同上, 第106頁
[4] Psychological Dynamics of Sport and Exercise, Diane L. Gill, Human Kinetics, 2000
[5] 體育心理學, 吳萬福,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