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種種經濟轉變當中,香港的地位其實是越來越強而不是越來越弱。香港人要盡早醒覺和組織起來爭取話語權才對。
上回提到,中國如果連「定價權」也沒有,又怎可以當經濟大國? 而除了證券市場的慘痛經驗之外,中國在「大宗商品」方面,其實面對的挫折更大。這一點,和中國的工業結構大有關係。
中國的工業結構,正正就是欠缺資本市場的支援和調節,因而中國沒有成為經濟強國的條件。蘇維埃的經濟關係,是「指令式」的,因此一直以來,中國的工業生產,都是按這種意識形態來操作。一旦放在自由市場競爭,主觀指令不可能運作,因而現代化的經濟也不可能建構起來。
例如在農業生產方面,以最普及的經濟作物「棉花」為例。一個農夫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種植才有收成可言,假如到時候棉花價格下跌,農夫就會變成血本無歸、或者價格飈升就變成買家大失預算,交易雙方的風險都很大。於是農夫和商人就發明了「期貨」這種交易的方式,以資本市場可以自由交易的遠期合約確定買賣雙方的交易價格和責任。於是種棉花的人就可以放心安排生產,而買棉花的人就可以安心做加工和成品的商業策劃。這種「信守承諾」的意識形態才是現代經濟的基礎。
而為了確保雙方信守承諾,資本市場同時又衍生出其他輔助工具,包括了「保險」和「信貸」等等產品和服務,結算和付兌的風險就由金融市場吸納過去,最終令到交易雙方可以將風險和成本進一步控制。而有了整套條件,市場根本不用指令也能暢順運作。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早就知道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是共生共榮的關係,兩者能夠配合起來,經濟才能合理發展。而西方國家之能左右世界經濟,關鍵之一在於商品供求能通過資本市場來預先調節,而不是受制於商品的生產和消費總量;而體現出來的,就是「定價權」。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中心是在紐約、芝加哥和倫敦。這些城市才是全球商品的定價中心。
共產主義的錯誤,在於以為主觀的指令會比市場更能解決問題,於是乎將自由交易取締,連帶就是資本市場也取締掉。不過後果就不堪設想了。出問題的,不是物理層面,而是意識形態。因為生產者無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上責任來維持「信守承諾」這一條金科玉律。在一個沒有人願意信守承諾的社會,能有現代經濟運作的可能嗎?
上次提到股票市場的「暴力救市」就是最佳寫照:股票不准跌,沒有人出錢買股票,就由國家隊出錢買股票,而且只准買、不准賣。此謂之「穩定」。於是乎一夜之間,中國的股票市場失掉全世界的信心,只能繼續「塘水滾塘魚」,完全失去了融資的功能。債券市場的情況一樣,例如央企的債券到期沒錢還,於是又靠行政指令強制債權人「再通融」兩年。表面上,缺錢的企業不用擔心「資不抵債」的問題。不過往後誰人會來做傻瓜提供資金?
又例如棉花。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棉花用家,但竟然對國際棉花價格沒有定價權! 不過和前文提及的鐵和鋁不同,就是中國雖然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產國,但同時也是「淨進口」國家。
下圖可見中國在國際棉花生產和貿易方面的情況:按台灣網站 http://www.tnet.org.tw/
轉述的國際統計資料顯示,2014/15 以及2015/16年度預計,中國佔了全球1/4的棉花產量,消耗大約是全球的1/3。但竟然庫存佔了全球60%。庫存是年消耗接近2倍;但還要繼續進口!
這種過度庫存的情況正好說明了,中國的工業結構出了大問題!
更有趣的一點,不光在高比例的庫存,更在「價格補貼」方面。有關詳情,可以參考美國農業部2015年3月的特別報告(Cotton
Policy in China http://www.ers.usda.gov/media/1813054/cws-15c-01.pdf) 。據分析,中國政府為了令到農民努力生產棉花,光是在新疆就一年花掉1.5億美元津貼。成本大約是全年棉花生產總值的2%。但這還只是直接成本,因為「減免棉花企業的呆壞帳」每年又估計達到7.6億美元。這些呆壞帳,很多時候都是收購棉花的企業用來補貼農民的收購價或者運輸成本。換言之,棉花的成本,推算有超過10%是花在補貼上面的。
即使如此,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棉花淨進口國,估計佔全球的40%。高庫存與淨進口同時發生!
在缺乏期貨市場調節的情況下,中國的棉花產業面臨一個兩難的局面:要是放棄對生產者的補貼,成本可以下降;不過在庫存消失之後,可能反過來要面對日後更高的進口原材料成本! 這種兩難是指令式經濟無法解決的事。高庫存無法兌換成對沖進口成本的定價工具!
類似的情況在金屬產業也一樣發生,但情況又有所不同。如前文所述,中國的鋁金屬企業在世界鋁價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反而繼續擴大生產! 結果鋁金屬企業的虧損愈趨嚴重,成品同樣積壓;只能慶幸沒有淨進口。
指令式生產這種操作模式,在自由市場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資本市場在遠期交易之中早就會迫使生產者和消費者自動調節供求,企業不可能無限量過度生產。高庫存並不能兌換成降低成本的對沖工具,相反變成極度浪費資源和資金。個別環節的生產者或者因而受惠,但在大部份人都不必為自己的行為負上責任的情況下,整個經濟就只像一個拼命膨脹的氣球而已。
如前文所述:在股票方面,香港早就成為了中國企業的國際定價平台;而經過了2015年的中國金融風暴之後,這個金融中心的地位只有進一步加強而不是削弱,在中國亟需要進行股權融資的時候,香港提供了可靠的「國際提款機」功能。
而投入中國的境外直接投資(FDI),按國際律師行 Paul Hastings 引述商務部的估計,2014年經香港處理的也佔了中國整體的「實際使用額」43.78%,為單一最大來源。其中超過57%投入到實體經濟的工業生產之中。(http://www.iflr.com/Article/3306883/2014-FDI-Report-China.html)
中國下一步的金融博奕,肯定是商品的定價權。香港又有什麼角色呢? 下回再分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