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剛剛講到商品市場的爆大鑊風險,話口未完就要急急補上一篇「山水水泥」的清盤特稿,正正就道出在「水落石出」的情況下,假如商品價格爆煲會出現一個怎樣的景況。而習大大一天到晚都還在呢喃什麼要警惕蘇聯解體… 這個爆煲的夢魘,應該算是很具體的說明了吧。
而有關中國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問題,其實早在今年初就已經寫過一篇相關文章《中國的食物安全問題》,指出中國的問題不是食物有沒有毒這麼簡單,而是可能連吃的都不夠。(見網誌 2015年2月11日 http://alexstshiu.blogspot.hk/2015/02/2013-3-12-1-95-300-1297-80-2-3-2014-7.html)
當時官方媒體自爆「糧食自給率」經已跌破95%;但剛剛再查看資料,中國農業部總經濟師錢克明在其後同年3月表示:中國的目標,是在2020年,達到自給率85% (看新浪財經報導, 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50321/121721775195.shtml)。原來所謂「年年增產」,結果反而是自給率拾級而下才對。
中國官方的意見,可以參考國家統計局2015年3月的專題報告《我國糧食供求及“十三五”時期趨勢預測》。當中的各種預測,談得都有點玄,不過看看總結吧:預計到2020年,全國淨進口糧食缺口將會增大,要達到一億噸才能「補充」。2013年全國糧食生產已達六億噸,而以上「缺口」已經是按年產量有所遞增來計算。
但回顧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糧食總產量每年也只是年增2%。所謂進口一億噸就能在2020年平衡? 那麼2013年的淨進口差額已接近8,000萬噸…. 真的能趕得上嗎? 因此前後兩組數據一比較,就知道差距實在是在拉闊而不是收窄。
對於越來越依賴進口來吃飯,那麼定價權的壓力就自然越來越大。但作為全球最大的糧食生產國家,怎麼又會沒有定價權呢?
國家糧儲局前局長高鐵生早在2011年11月就表示:中國缺乏糧食定價權,是因為「缺乏大糧商」。(見鳳凰網報導 http://finance.ifeng.com/news/macro/20111101/4965984.shtml) 換言,從糧儲局的角度看,的確涉及「定價權」的問題,但這是「市場結構」的問題,不是「生產與消費結構」的問題。
這個又是什麼意思?
首先,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也同時是最大糧食消費國。這一點,是完全沒有疑問的。大家可以看看聯合國國際糧食組織的「穀物生產統計」,一目了然:
而在全球「十大糧食商品」之中,中國也是排第一位的:
不過中國本身的消化能力也又真強,基本上是淨進口。自給率不足,這個也又不重複了。
中國能夠運用地球不到10%的耕地,提供了全球最多的糧食,本來應該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但竟然就在理論上自己最強勢的地方,最後竟然連「定價權」也沒有? 夠奇怪了沒有?
而按農業部上述的解釋,就更加要命了:是因為「缺乏大糧商」。謂之ABCD :國際四大跨國糧商的簡稱,分别是 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 、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高鐵生指:僅四大糧商的貿易量,就佔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可見定價權,重點不止在於生產與消費這麼簡單。
想再鑽研一下其他國際組織對四大糧商的「價格操控」分析,可以參考一下 Oxfam 的報告 (https://www.oxfam.org/sites/www.oxfam.org/files/rr-cereal-secrets-grain-traders-agriculture-30082012-en.pdf)
按這位負責儲存糧食的前局長說得清楚:中國的糧食儲備,十多年前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調控市場」,但現在不行了…因為調控能力已經達不到市場的需求。這些原因包括:市場體系不健全、交易市場不發達、期貨交易品種不夠豐富、大宗商品的交易市場與交易主體不夠成熟。尤其明顯的是「價格信號扭曲、生產者和經營者對國家政策形成嚴重的路徑依賴、企業往往很難對市場做出正確的預期」。
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
前文都講過了,一個商品交易市場最重要的功能,其實不止是「交易」這麼簡單,而是通過不停的交易,能夠產生出一個「市場價格」出來,為生產者和消費者提供不斷的信息,讓各方都能各自去做生產和消費的預算嘛。這個就是市場經濟和指令經濟的最基本分別嘛。
假如一個商品交易市場做不到這一點,正正就是這位仁兄所謂「企業往往很難對市場做出正確的預期」的難題囉。而這個難題又是何來? 自己都指出了呀:生產者和經營者對國家政策形成嚴重的路徑依賴。換個人話來解釋吧:指令式的經濟,出不了自由市場所需的信息,而沒有這個自由市場所需要的信息,也不會有自由市場,就是這麼簡單。
其實全世界都早已建立好不同的商品交易市場,而中國本身也有大型的交易中心,但到底信息應該是由這些交易市場控制、還是由「實際上最大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控制呢? 又很弔詭是不是?
按道理,所謂自由市場,當然應該是由生產者與消費者去自己決定價格啦。但為什麼中國作為全世界商品的最大生產者、又同時是商品最大消費者,反而沒有定定價權呢? 其實這個問題才點到事情的核心。這個就是「指令式經濟定價權」與「市場式經濟定價權」的分別。
其實所謂「權」的來源,不是有沒有一個人在決定價格,而是這個價格是否真正反映「經濟實力」。而經濟實力,與生產和消費:不是同一件事情!
一個價格形成的背後,除了生產與消費,還有千絲萬縷的因素,正正也是那位仁兄上述那些:市場體系、期貨交易品種、大宗商品的交易市場與交易主體成熟程度….。這些都還只是表徵而已,真正的深層次原因,是連支撐市場的「法治」概念有沒有。
情況又有點類似我前文講到「銅價」的時候了:中國的金屬交易所,交易的合同佔了全球的46.14%,而LME 只佔全球4.22%。但竟然最後中國進口的銅價,大部份依據LME的定價。LME 一個「小小」市場,竟然定價權凌駕了比它大十倍以上的中國市場。
分別在那裡?
就是跟你做交易的,能不能信得過你而已。到最後結算時,有貨的就交貨、有錢的就交錢。交易雙方,跟債權人的關係一樣:出了錢的、對家就欠了你貨;出了貨的、對家就欠了你錢。所謂「市場」其實就是一個解決相互結欠的平台嘛。
如果不是這樣又會如何? 看看前文所述:中鋼集團的欠債,原來到了要還錢的時候,為了政治原因,居然由政府介入,強制債權人延期;這個和李克強在股票崩潰之後來一招「暴力救市」又有什麼分別了?
在成熟的市場又會不會是這樣? 想一想:LME 有貨倉,實物交收的合同到了結算的時候,應該交貨的人不會沒有實物貨物支付,因為LME對於實物存倉結算是有規定、而且是必須執行的嘛。同樣,對於參與現金交易的交易商,結算的對象是交易所,對於交易商的按金要求以及償付能力等等都有管理和核實。以上種種,都是建基於一個健全的法制。以上這些,LME 全部做得到。但中國呢?
參考另一個爆煲個案看看:位於雲南的「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在2015年7月就無法兌現其中一款產品而引發示威,揭露涉及20個省、22萬名投資者超過400億元資金。其後也是政府介入,安排另一家企業收購泛亞交易所股權進行「維穩」。當然,也又一定發出循例告示,指:有外國勢力糾結國內一些機構,惡意做空中國稀有金屬市場,導致出現產品資金贖回困難。(見蘋果報導: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china/20150720/53994953)
實情是:(見華爾街見聞報導: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0816)
鎢、銦、鍺、鈷,這些金屬的庫存大約佔中國全年產量的20%以上。其中銦佔比大,目前全球90%以上的銦在泛亞平台上成交,交易所銦庫存量超過3,600噸,接近中國6至8年的產量、是全球5年的產量。
當「稀有金屬」原來是「堆積如山」的時候,請問這種所謂「市場秩序」又有沒有需要維護的意義? 根本就是交易所自己在「造市」嘛。就是連中國自己的媒體,都無奈指出,根本就是一場「龐氏騙局」。
其實一個商品市場裡面,最後能夠履約的,才有定價權。而所謂履約,也不止是能力的問題,還有就是意願和誠信的問題。而支撐着整個誠信制度的,就是法治。而因此大家才能明白,為什麼中國的交易商,就是打死也不肯讓LME在中國開設貨倉!
其實香港在商品市場方面,又能否好像證券市場一樣,在中國這個龐大的商品市場裡面起到一個作用呢?
下回再續。
多謝分享和透徹的分析。閱畢不期然想起,香港商交所的出現和HKEX/LME的交易,究竟當中有何戰略或政治意義。不過沒有法治和自由市場的國家根定沒條件有定價權,香港的角色其實是有必要永存的,否則外資一撤,不知多少央企或公司會受影響,其震撼比中綱更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