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從數字看,不可能不爆。不過從「自置居所」結構嚟睇,又冇爆得咁易。不過假如咁樣炒法都唔爆,以後香港人可以叠埋心水無謂買樓:樓肯定只可以用來炒、不可能用來住,因為按正常收入計算,冇人住得起。而金融風險與地產傾斜的「經濟結構性失衡」亦都無從解決。
話說最近還有絕不年青的青年事務顧問,在青少年論壇上喝令青少年收聲,因為後生仔應該努力賺錢買樓才是正經事,「凡事」都嘈嘈閉嘅,就係不務正業、放棄自己云云。到底未有樓住嘅後生仔面對一個怎樣的「正經事」? 一早有人指出而家仲講「獅子山下精神」只能屬於「獅子山下精神病」,因為買樓,基本上都係幻覺嚟嘅啫。
首先從客觀數據睇睇,到底是否有人「針唔拮到肉唔知痛」,因此對於嘈爆嘅青少年一於好少理。例如:現在的青少年,是絕對不可能好似幾十年前的「獅子山下」年代一樣,靠自己個人努力賺錢買樓。
以平均500呎的標準單位(統計歸類係40至60平方米),相對於家庭入息中位數(只計有工作收入家庭),所得的數據如下:
樓價(50米) HK$
|
樓價(50米) HK$
|
家庭入息中位數
|
樓價 / 入息
|
樓價 / 入息
|
|
年份
|
港島
|
九龍
|
HK$ 每年
|
港島
|
九龍
|
1971
|
64,350
|
5,688
|
11.31
|
||
1982
|
482,988
|
405,825
|
39,600
|
12.20
|
10.25
|
1986
|
457,150
|
351,725
|
61,920
|
7.38
|
5.68
|
1991
|
1,439,525
|
1,090,225
|
119,568
|
12.04
|
9.12
|
1996
|
3,051,250
|
2,109,525
|
210,000
|
14.53
|
10.05
|
2001
|
1,946,263
|
1,416,263
|
252,000
|
7.72
|
5.62
|
2006
|
2,611,063
|
1,903,350
|
240,000
|
10.88
|
7.93
|
2011
|
5,112,263
|
4,067,625
|
294,000
|
17.39
|
13.84
|
2013
|
6,316,963
|
5,150,263
|
268,800
|
23.50
|
19.16
|
2014
|
6,448,900
|
5,415,838
|
274,800
|
23.47
|
19.71
|
註:資料來源主要為政府統計年報,人口普查,差餉物業估價署報告。1971樓價年只有美孚一個案例以作參考。
純粹以「上車」角度來研究。話說麥理浩在1972年公佈的「十年建屋計劃」,的確是用來打救香港市民的。因為在70年代,由於合適的住屋供應不足,私人樓價不是一般小民市所能負擔得起。例如按當年1971年有關美孚新邨的樓價報導,呎價大約117元,但當時家庭入息中位數才不過四百多元一個月,一個500呎美孚的樓盤,大約六萬五千元左右,樓價大概是入息的11.31倍,其實真係唔算平。
其後八十年代的波動也不少,但總體來說,按美孚先例,看九龍區的樓價,直到1996年的「狂潮」時期,也大約是10倍上下。最有利置業的年份是中英談判期間,只有5.68倍。97年後由於八萬五的殺傷力,樓價低沉一段頗長時間,在2001到2006年間置業的朋友就有福了。
不過到了2011年開始,情況就古怪了。因為樓價的爆升情況,是香港過去三十年甚至四十年也從未見識過的。九龍區2014年的樓價是入息的19.71倍。港島就更加是23倍以上。
單看九龍區,假如1996年的數值是10倍以上,所以不能不爆煲。那麼在這個數值的雙倍以上,大家又認為會如何? 1982年的高峰也是10倍以上,之後當真就爆了煲。1971年也是10倍以上、1973年也又爆了煲。1996高峰都一樣,穿頂兩年就爆。原因好簡單:住唔起。
至於新界區,舊數據不多,很難做長線比較。但總的來說,要上車,真的只能往新開發區看。在開發區不足的情況下,真得沒有車可以上。
不過這組數據未必能完全解釋得到這個尚未爆煲的原因。因為與1971年相比較,「自置居所」的比例大有不同:按1971年的統計,全港只有15%人口有自置居所[1]。但到了2014年,連同公營房屋的自置居所住戶比例,已達到50.6%。在私人房屋市場,當中的自置居所比例更達到66.3%。另外公共屋邨的住戶佔全港住戶1/3。因此即使樓價飛到上天,香港也不會好像七八十年代一樣,有很多人要「瞓街」就是這個原因。
不過現時尚未置業的青年人,還可以勉強同家人住埋。但將來要結婚生仔咁點算? 這個結構性失衡,當然唔關而家有瓦摭頭班人嘅事。不過班後生嘅,想佢唔生蝦咁跳? 好難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