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也想趁新年花點錢搞搞裝修,但原來不用花很多錢也可以,有創意就是。
例如門口的前廳,本來有點暗的,於是將之前在巴黎買的小油畫掛出來,用魚絲凌空吊起,將射燈的角度調節一下,於是好像半空漂浮一般,效果不錯噢。本來就有的東西而已,不需要花新錢。
至於大門背後,原本是頗「功能化」地掛了一個月曆、土得不得了。於是改為掛一張夏萍的海報,在鏡中倒映出兩張臉孔來,美不勝收。況且這個造型也真切合這道大門的身份:一張旅途之上若有所思的天使面孔。是剛離開還是在盼望回家?
還是不知家在何方?
想見面的話,是否只是隔着一道門? 可以想的太多了,讓人忘了前廳只是一個幽暗小空間。
至於大廳其實也沒有什麼東西,沒有了大餐枱、反正用不着。要用的時候再「砌」一張出來吧。平日只用一張小餐枱將開放式的廚房和客廳區間開。在小餐枱貼着牆那邊 其實就只是一塊什麼都沒有的牆。於是貼了一張電影海報,色彩班爛的,剛好和前廳的油畫配上一對。油畫是好友親筆畫的,是他經常在聖心教堂後面光顧的小餐廳
Chez Michel;顏色固之然同樣也是藍色主調,但電影是活地亞倫的
Midnight in Paris, 塞納河的景色改了用梵谷的筆觸,於是也又和油畫的格調一樣了。巴黎總是令人離不開,起碼這個佈置可以聊以解慰。
浴室門外也有合適的掛畫噢,總好過掛一個「厠所在此」的不文標誌呀。之前在越南買的老照片,其中一幅剛好是《出浴圖》。各位也又不必心邪,那可是人家幾百年來的習俗嘛,半點不露,在河裡沖洗秀髮而已。但當中少女們的清麗脫俗以及揚起長髮的動感和流暢,簡直可以用「仙子」來形容。這個浴室,應該可以用「洗俗」為題才配得起了。
大廳的「懶人看書天堂」牆上就掛了一面長鏡,把整個牆面也差不多佔去了。好處是窗外的景色可以從所有角度都能欣賞到,懶起來也可以有點空間感覺;況且風景那麼好,簡直什麼人工的設計都是多餘的嘛。最老實的還是一面鏡。也可以警愓自己別忘了錢鍾書老先生在《讀伊索寓言》的教誨:狗一類的東西才不懂照鏡。
至於床頭,除了堆了兩個層架的書本之外,還要能留一點發夢的空間才有點人性吧。於是擺了幾幅又是巴黎的老照片,Robert
Doisneau 的《市政廳咖啡室》以及《蒙馬特的樓梯》。至於床邊,還當然又少不了:夏萍的海報。這個夢鄉的場境,要是能預訂多好啊!
都講了,巴黎總教人離不開嘛。這一點,我絕對不瀟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