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

南海問題的歷史記錄

寫古代寫得多了,轉轉口味,寫近代。

所謂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這點嘛,可以更直接地講明白呀,免得全世界都誤會了….實情是:中國自古以來都干涉南洋諸國內政,而且到處都是殖民地嘛。區區幾個在中途鳥不下蛋、滴水全無的小島(實在也只是時出時沒的幾塊礁石),又算什麼? 連做歷史註腳的水平也不夠呀。

前文也有提到,秦朝派人南下搶奪百越之地,所搶佔的不是什麼蠻荒地帶,而是一個擁有和地中海地區直接通商水平的海洋經濟中心。從考古資料可以說明北人的歪曲歷史去到一個什麼程度。之前越人的文物記錄被催毁的情況,北人絕對不會去記載,因為歷史都是勝利的佔領者所寫的嘛。但在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陪葬品,有波斯進口的銀製藥盒、更有地中海地區的金花飾物,在在都證明廣州(番禺城)從來都是海上貿易的東方重點。難道一個來自中原的秦國將領,會懂得國際港口建設乎? 至於必經之地的香港和澳門,又應該是一個怎樣的景況? 就只從中國的描述來看嗎? 那當然只是蠻荒地帶囉。

北人寫歷史的鐵律就是:對自己有利的就寫,並且必須要當真。對自己不利的就不寫、被人發現了也要當假來刪掉。因此所謂「海上絲綢之路」的說法,北人歷史硬要由漢朝算起 (漢書.地理誌),至於秦之前的百越歷史,則一筆抹殺。

至於中國人,尤其是官方代表,航海所到之處,又會如何處理? 看看明朝歷史吧,比較接近現代,大家容易理解一些。

明史卷三百二十五.列傳第二百一十三.外國六,當中有記載今日馬來西亞「馬六甲」的一段往事(明史稱「滿剌加」)。詳情大家可以自己看看。明朝當時,馬六甲是泰國(暹羅)的領土。但土著馬來族人,就向明朝政府「請求策封為王」。結果明朝皇帝很高興地派了鄭和護送回去「建國」,實質就是踢走泰國人。馬來西亞建國,擺明就是中國軍事介入南洋的事實嘛。大家以為鄭和的「寶船」幹啥要造得那麼大? 可以載運騎兵火砲等等現代海軍陸戰隊一般的裝備?

這點還不止,因為隨着軍事介入之餘,還有「意識形態」的介入。南洋的歷史學家一直都不諱言,伊斯蘭教在南洋大盛,都要多謝本身就是穆斯林的鄭和。鄭和是「世界仔」嘛,本身是穆斯林、也知道穆斯林向東擴張要找合作伙伴,於是一拍即合。原本在東南亞的印度教和佛教政權就因此倒霉了。就在「海上絲綢之路」正式結成「横貫東西」的大聯盟之下,沿途不合作的東南亞國家就面對「船堅砲利」的明朝無敵艦隊。不肯叩頭朝貢的話,一律拉去中國「治罪」。假如不信,除了明史之外,還有當時隨鄭和下西洋的文書費信所著《星槎勝覽》可供參考,第一筆記錄由1409年開始,終章在1436年。

而明朝對南洋的干預,到了什麼時候才停止呢? 就是葡萄亞人開始向東擴張之時囉,中國「打人唔嬴」就「賴人侵略」而已。明史》記載「後佛郎機(葡萄牙)強,舉兵侵奪其地(馬六甲)」。時維1511年。中國在「南海」的霸權,只維持了大約一百年左右。而在1557年,葡萄牙人才「佔據」澳門。可以看得出,是明帝國在海上向外擴張,侵略和控制南洋諸國之後,被葡萄牙人「起尾注」,繼而退回本土,最後連澳門也被人「佔領」掉。

北人對於海上擴張失利,反而被洋人反攻佔領一事,當然非常清楚。但就是處處都將自己描述成為無辜的受害人,處處都是被動的、被侵略的….

滿州人也看得出這一點,因此在滿州人佔領中國之時,對澳門也和之前對香港的情況一樣,就是「長期利用」。而葡萄牙人也非常「識做」的,和滿州的關係如何? 如果只是看明末小朝庭處處要靠葡萄牙僱傭兵和火器來支撐,就以為鬼佬很支持中國人,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先前也有寫過的呀,到了19世紀初,當滿清政府要對付海盜張保仔的時候,就是和駐守澳門的葡萄牙人組成「聯合艦隊」來夾攻張保仔的嘛。

鬼佬絕對是看風駛裡的海盜。之不過,中國絕對不是什麼受害人。國際關係從來都沒有所謂對與錯,只有強與弱。假如曾經侵佔就是自古以來的領土,那麼當然南海諸島算得中國的版圖...之不過,整個南洋以至印度洋沿岸、直至東非沿海,按這條道理,都是中國自古以來的版圖了吧? 

聯合國....出來講兩句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