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辯論的教育考量

先前也提過,在轉移技術材料給教育當局進行「融辯入教」項目的時候,是經過小心篩選和調節才能進行的,因為「受眾」是中學老師和學生,假如未做好防範措施,就將活動嫁接入教育系統之內,誤人子第這個罪名我可擔當不起。
對於辯論活動的好處,相信大家也聽得太多了,也不必長氣嘮叨包括提升個人自信、加強溝通能力、改善「聽說讀寫」、 培養分析能力、鼓勵團隊合作、啟迪通識學習、陶冶個人情緒控制等等等等….
比較少人談及的是辯論活動對於教育效果的負面作用。為免利益衝突,我不能只是賣花讚花香﹔事實上玫瑰有刺、夾竹桃有毒,不能不先提醒惜花之人。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個人成長必須要成功建構好一個平衡的人格,當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角色不能出現太大的缺陷。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對教育方面的貢獻,在於說明了健全的人格如何可以客觀準確地加以分析和定義。杜威民主與教育》在第四章也明確提出「教育即成長」。教育對於人格的建構,當中有更詳盡的說明。
反思人格缺陷的風險包括
·         「自我」的不健全 (理性判斷能力的不足),
·         「超我」的不健全 (道德判斷的失效),
·         「超我」的過份偏執 (價值執著破壞理性思考)
「本我」近於天性人格,餓了要吃、累了要睡,一切皆平常,但也不能避免包括了唯我是尊的侵略本性在內。「自我」是理性的人格,從本我進化出來,對本我的衝動與超我的管制具有緩衝與調節的功能,但當中也包括了: 為達目標而不擇手段的機心和計量特性,甚至為減輕罪疚感而作出的心理自衛手段,例如「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超我」是人格結構中居於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由社會文化道德規範的教養影響演變形成,制衡著人性的自私天性和理性機心。能順利發展完成個人性格的平衡,才能確保個人能在群體中正常生活。
對於上述的主要人格缺陷,理性判斷能力的不足,指人不能合理解決本性的侵略和自私本質。道德判斷的失效,是指個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從而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假如說人的貪念會使人變做賊,那麼一個自我健全但超自我不健全的人只能算是一個「很聰明的賊」。
至於「超我」的過份偏執,是指一個人表面上好像有一個健全的道德判斷能力,但當這種價值取向變成偏執的時候,會反過來破壞個人的理性思辨能力。例如上述的例子,這個人除了不單止是一個聰明的賊之外,更加會是一個理直氣壯的賊,例如他會美化自己的行為是劫富濟貧、替天行道。
講了一大堆理論,到底在辯論教育過程之中,有什麼要具體考量的地方呢? 以下是幾個例子可以思考一下:
1.   堅持不能講大話: 在強化個人溝通能力的時候, 必須要確保基本道德原則不能逾越; 否則辯論不止不會令到真理越辯越明,更加會令到學生以為越是顛倒是非越是能幹聰明,此為之「超我」發育不全。
2.   注意防微杜漸: 在強化個別技能項目時, 必須確保其具體效果不會構成性格成長的障礙, 比講大話的威脅少一點, 但對人格成長的破壞力不遑多讓
·     爭咪出位 以為能夠令到別人不能回應即是有道理; 可類比的包括「掟蕉邏輯」以及語言暴力,總之有話語權即是真理在我手,良心可以拋諸腦後。
·    奴性服從 團隊合作講求萬眾一心,但過份強調團體壓力,變成為求勝利不擇手段時,隨時會取代個人獨立思考,使學生不懂得保持頭腦清醒,隨波逐流,總之能被自己的隊友接受和歡迎就是最大的成就; 很多邪教都是採取類似手段的。
·    以言害理  - 以語言技巧蒙混過關就為之聰明, 例如指「折角的鹿, 是另一種馬」, 「統計都只不過是藝術的一種」, 鬥翻報紙的道聽途說而認為是各有出處等等,皆是以通識為名,自欺欺人為實。
3.   教師要能保持清醒理智 : 教師個人性格的健全程度,會因為行為的潛移默化,直接影響教學的對象。一個習慣了為拿獎項就顛倒是非的老師,學生也只能青出於藍,拿一個失敗的「人版」加以發揚光大,更加理直氣壯地顛倒是非。
以上種種,在在說明: 如不能預先考慮辯論活動對人格形成的負面影響,則後果只會是學生可以扭曲出一種不健全的人格。如此不是對教育的負面效果又算是什麼?
因此任何人在執起教鞭、教學情緒高漲的時候,最好先反省一下個人的學養和才量,是否真的可以教辯論。
對於自認明星偶像萬人迷的「辯論專家」來說,有一些心理檢查是必需的,例如經常將自己或其他人對號入座代入各種虛構的武俠小說人物時,可以參考一下林行止20110215日信報的專欄無傷大雅小大話 「心」不由己墮火坑:
英國的心理學家鑄造了「華爾德米蒂綜合症」(Walter Mitty's Syndrome)這個名詞,所有自我膨脹、孤「謊」自賞而又隨時沉溺於美好或勇敢冒險世界的妄想者,都被一「詞」打盡。心理學家指出,這種人並不罕見,都是念念不忘要做轟烈大事濟世好事卻又不切實際的無用懦夫,他們所以抓住每一機會神遊物外,是因為他們在現實中做不到自己嚮往的英雄好漢以至成功人物,為要感受親朋戚友的讚譽,墮入非非之想的假想,用以平衡心力不足的空虛,目的不在害人,旁觀者大可一笑置之,不用斤斤計較;若他一時「衝動」,把「內心世界」和盤托出以博取他想聽到的掌聲讚歎聲時,只要不把虛構意識信以為真,耐心聽聽,並無大害,然而,順着他們的空話辦事,便有麻煩;如果他們的大話西遊目的在於使人上當(con people)或陷人於不義,便不能不加警惕並予揭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