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是否「夠嬴就算」?
這個問題不好答,更加不好問。
對於比賽來說,好像理所當然。即如踢足球,當然是要把球射入對方的龍門,只要不是犯規,那管你是如何踢進去的。一腳勁射也好、帶球繞過守門員也好,總之八仙過海啦。
因此如果純以「得分定勝負」的話,也的確不能說有甚麼問題。
不過話說回來,假如真的只是純為勝出,甚至可以根據《孫子兵法》的原則,最好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對手自動消失,那就不費功夫可以把獎盃捧回家就是嘛。
那麼「學術交流」放那裡去了?這個問題,很明顯是「不好問」的呢。
是否交流「技術」就已心滿意足?你講了一個大話我捉不到,我又講了兩個大話,但讓你捉到一個,於是「錯得少的勝出」,對嗎?
對於先前發現:打鐘三次有能本事算得0.5 秒時差出來的「高手」,當然要佩服得五體投地囉。因此有很多時候,一間學校邀請一些大專辯論員來做「辯論教練」的話,即時就會發現,這些教練會肯花很多時間來跟人「鑽研」一些東西,不過不是學問,而是在比賽前專門鑽研「出題」的問題。
而結果通常都是沿用一些大專比賽用過的題目、甚至先前中學比賽用過的題目。因此所謂「學術交流」,實在是一個極之「環保」的做法。從前大學生專門造反,總之舊的東西就看不順眼;可能現在的大學生也是很愛造反,就是一切創新和要動腦筋的東西都不要,除了是創造新職位。不知道這是否也是「發辯論財」的其中一個標準動作?
因此以上所講,這個問題「不好答」是有原因的:能花最少的力氣和腦筋、去拿最大的成果,當然是划算嘛。說穿了,不肯「與人方便」的話,實在是和經濟巨輪對着幹嘛,不得人歡心又是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而有些時候,甚至是先前己經用過的題目,即使在埸的評委已經語重心長的嘮叼一次,提點同學有甚麼地方要改進,到了翻版出埸的時候,結果都是和上次的表現一模一樣:只要評判不是一樣就可以了。
有些「有心人」也更勤力,專門搜集一個「題目庫」出來,好讓所有搞辯論活動的「有志之士」可以事半功倍云云。
用甚麼語言去講先前那一番話是一回事,換湯不換藥,其實如何講又有何分別呢?題目庫的好處是方便做「題目分配」,不是學問創新噢。
能從比賽內容之中去找出砥礪學問的東西出來,那原本才是搜集題目的比賽資料的目的。
要是題目庫真能能提升比賽質素和學問水平的話,那當然是好事,不過就憑近年的比賽情況來看,很明顯這個又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了。
用甚麼語言去講先前那一番話是一回事,換湯不換藥,其實如何講又有何分別呢?題目庫的好處是方便做「題目分配」,不是學問創新噢。
能從比賽內容之中去找出砥礪學問的東西出來,那原本才是搜集題目的比賽資料的目的。
要是題目庫真能能提升比賽質素和學問水平的話,那當然是好事,不過就憑近年的比賽情況來看,很明顯這個又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了。
真的是要在學問上爭取進步的話,其實即使是相同的題目,本來也是無所謂的。重點是「如何處理」。要是學問不夠班,只能從報紙頭版或者互聯網熱炒的新聞去找,那管圖書館擺滿一架的書,又會有誰有興趣拿來研究一下?中大辯論隊入門第一堂是遊覧圖書館,隊員自己可以反省一下是否真的有好好造學問啦。
拿幾個案例來說明一下:
十年前大專盃決賽的《法輪功》題目,到目前為止還未有人夠膽再拿來比賽。當時的主將後來拿了羅德獎學金去英國念法律,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我當時的分析,只能按照對方不是法律專家來推算。只要對社團法和政黨法等等憲制法理有研究的話,隨便在外國拿個先例來比較一下,對於硬說要取締甚麼組織的,真是隨時人仰馬翻。這個造學問的經歴,的確是相當震撼,
因此對那位才女來說,對這種學問「一見鍾情」,完全可以理解。
再拿今年大專盃的比賽來比較,例如《物業稅》一題,倡議在香港要徵收的話,拿一些具體外國案例來對比,有沒有了解過人家到底是如何訂定稅率的呢?上一次我已說了,即使是要為民請命,也不要「講大了」,正正就是這個原因,也是隨時可以人仰馬翻的兵行險着。至於今後有沒有人立志要做經濟學家?但願如是吧,也許還不夠震撼也說不定。
至於中學的比賽,既然所有教練都省得挑戰難度,或者考慮從學問方面去找答案,那麼對於參與活動的學生,在實際學習方面的幫助又會有多大?除了比試發言技巧之外,實在學問上看不出有多少長進。對於是否希望通過辯論活動來「促進學術交流」這點,還是值得深刻考慮一下。
有時間的話,可以留意一下今年有一條題目是「政黨法」,是兩年前某大賽的決賽題目噢。對於我來說本來是滿懷希望,因為題目是一模一樣的,本來在當年已提出了要鑽研的學問範圍,以為今次學生今次有進步了,夠膽溫故知新拿一條舊題目出來跟進討論,也看看上次提出了的改善地方有沒有人用心試試改善也好呀。
結果只能很佩服各位用心部署比賽的教練們,對於前年犯錯的地方可以完全刪剪掉(看來看錄影來研究是不錯的主意;視乎想改進的是甚麼吧),居然能用最安全的方法,講最少的內容,不讓對方有任何挑戰的機會。完全造到「錯得少的勝出」這個境界!
按這個趨勢來看,來年如果還有相同或相類似的題目,一定會更為精簡,到時可能連評委也真的找不出半點「錯誤」出來;只能真心的說一句「兩隊表現不相伯仲,很難作出決定」。
按這個趨勢來看,來年如果還有相同或相類似的題目,一定會更為精簡,到時可能連評委也真的找不出半點「錯誤」出來;只能真心的說一句「兩隊表現不相伯仲,很難作出決定」。
辯論比賽和足球比賽不同,不止是看技巧的,當中還有比試學問的層次要考慮。要不然,雙方都只是發揮背誦能力等演藝水平的話,應該轉搞戲劇比賽才對。
因此也說過,要衡量一場辯論比賽是否值得欣賞,在觀眾離場的時候,也可以考慮一下,到底大家的學問是否有所增進。
日後到底辯論比賽要考慮的是學術優先還是娛樂優先?相信這是值得大家花點心思來想想的。
日後到底辯論比賽要考慮的是學術優先還是娛樂優先?相信這是值得大家花點心思來想想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