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講到印度和新加坡的「公民抗命」歷史,印度講得多,新加坡講得少。洽巧最近關於香港未來政制的爭拗又熱鬧起來,再續話題剛好。尤其正當《戴卓爾夫人基金會》近日因為30年的檔案保密期滿,公開了逾400多份密件,包括十多份中英會談紀錄。當中顯示:在中英談判期間,鄧小平有意以「新加坡模式」來接收香港,並以此向戴卓爾夫人「證明華人沒有英國人也一樣可以自治」。
老鄧的大意是「新加坡也是一黨專政、也是華人自治」,為什麼沒有英國人就不可以?
玩慣辯論的人當然心照,這種在外交談判場合的面對面「宣示」可以有多少學術成份?
而老鄧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新加坡模式,那又更不能怪他「一廂情願」了。英方當時也只是着眼在於「放棄香港可以交換得到什麼回報」,而根本並不在意「香港自己想要什麼」。那管最後是新加坡模式、直布羅陀模式、津巴布韋模式還是澳大利亞模式,戴卓爾夫人只視為討價還價的註腳,真是管他媽個屁才怪。
要是歷史是這樣開了香港人一個大玩笑,那麼大家只好認命了吧。因為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的什麼「新加坡模式」。要是不相信,看看「國父」李光耀的自述吧。
他本人在英國接受教育,並以仰慕英國的文明社會而著稱。據說他的「醒覺一刻」是在離開「烏煙瘴氣的華人世界」到英國讀書,在英國街頭見到報販的小攤檔:當時報販應該去了喝茶、只放了一個小盤子在攤檔。而途人買報,都只是把錢掉進小盤,拿了自己想要的報紙就走。最令他「震撼」的,是當有人沒有零錢的時候,把鈔票也是同樣掉進盤子,而自行在盤子當中找零錢,「找贖妥當」之後,也又是自己拿了想要的報紙就離開。他想,要是在新加坡(當年),這個小攤子早就被搶一空了。
於是這位李大人就像牛頓給蘋果敲打了腦袋一樣,開始反省思索,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社會,才能把人調教得如此文明?
這個在劍橋大學修讀法律的華人精英,結果當然不難發現,這個東西就是「民主制度」囉。
因此李光耀的「救國」思想,就是要搞政治;而新加坡的政治理想,是學習英國。因此所謂新加坡模式,其實就是抄襲英國模式。而最有趣的,是李光耀對「不文明」的極度憎惡,簡直到了有點「執著」的程度,例如「隨街吐痰小便、不守秩序、上厠所不洗手」等等芝麻綠豆小事,他老哥也老實不客氣的要拿來「打藤」。
新加坡本來也是英國殖民地,由英國印度總督的「代辦」史丹福.萊佛士,於1819年,從馬來西亞蘇丹手上將本來是小港口的小島買了過來重建。英國殖民時代從此時開始,直至1959年「自治」為止 (真正獨立在1965年,下述),除了短暫日本侵略佔領時間之外,前後總共也像香港一樣「親英」約150年。
英國「殖民」馬來西亞半島使用的方式類似印度,因為原居民有強大的氏族皇朝的蘇丹制度,英國人只用「間接管治」的方式進行管理。在印度有土王和蒙臥兒大君可供支使,原理一樣。
但「殖民」新加坡則完全不同:一來是和馬來半島割裂的小島,二來是「買斷」過來的,完全由英國人一手一腳建設的軍事要塞和商貿中心,完全沒有任何馬來蘇丹的影響。更甚者是英國人從帝國四方八面配置人手,加上長年的華人移民,新加坡基本上是英國在亞洲的四大「被管治人種」支撐起來的,包括華人、印度人、馬來人以及帝國的歐亞裔僑民。新加坡雖然華人佔比大多數(75%),但並不能因此而說新加坡是「華人國家」。新加坡從歷史上本來就是多種族國家,而「國語」是馬來語,實際使用的「第一語言」是英語,而不是「人口佔比最多」的華語。而即使是華語,也別天真,不是「普通話」,是華僑的「本土」話,包括潮州、福建、四邑等等不能盡錄。李光耀本人是中國廣東大埔祖籍,但只講英語。更由於完全沒有「中華正統文化」的包袱,「華文」改為統一用「殘體字」書寫,也沒有什麼抗拒。
再說這個「獨立」的過程,英國在二戰之後重掌新加坡,但帝國日落在即,而印度早於1949年成功獨立。馬來半島以至整個印支版圖變天,英國又如何不知要早作準備。於是在1953年開始研究新加坡的政治前途。最終在1955年進行正式的「選舉」,新加坡於1959年「完全自治」,並進行參照英國國會的「分區直選」模式,完成了完全民選的「議會」大選。
當時的新加坡「自治」模式,也是參照英國的「西敏寺模式」,英國總督只是「虛位君主」,實權在民選的總理手上,而第一屆總理就是李光耀。而此君上台的第一德政,就是即時進行「大和解」,將被囚獄中的「親共政治犯」釋放,並恢復公民權利。
1961年馬來西亞正值獨立運動,李光耀支持合併統一組成「聯邦政府」。並且在1962年進行「公投」,1963年成為馬來聯邦的其中一個「自治洲」。
後來由於新馬之間出現了有關「平等貿易」的爭拗,馬來中央政府竟然使出橫手,想把李光耀拉下台,派出了馬來政黨參加新加坡大選,以為在新加坡佔比甚重的馬來人會合作推翻李光耀,並且以馬華政黨出面拉攏新加坡華人社團,企圖「反制」要求「聯邦平權」的李光耀。結果馬來中央政府的代表竟然輸個一敗塗地,連本來是「親中央」的選區也變了「本土」政黨的地盤。李光耀當然也不必客氣,也來反制,反正是「馬來聯邦的公民」,幹啥又不能爭奪中央的選舉耶。結果連李光耀也意想不到,植根新加坡的人民行動黨,竟然一舉成為了馬來西亞國會的「最大反對黨」。
但這個「民主挑戰」卻激起了馬來西亞種族主義的反彈,於是馬來西亞發生嚴重排華事件、以及一連串的暴力行動。最後馬來西亞聯邦政府威脅將新加坡「驅逐」出聯邦,並企圖以「斷水斷糧」作為談判籌碼。新加坡在這種情況下,仍拒不合作,堅持其自治及民主的權利。最終馬來中央政府進行「驅逐」。而新加坡成為「獨立國家」。
在這種「多難興邦」的情況下,新加坡人的團結是世所罕見的。而新加坡之所謂「一黨專政」,那又不是外來施加,而是人民按民主的客觀條件自然團結凝聚而成。
要是香港想向新加坡學習,籌建什麼「普選安排」?
好得很呀!!!!
第一,將一干刁民,包括「隨街吐痰小便、不守秩序、上厠所不洗手」等等,不論膚色種族以及產地來源,一律揪翻在地、打藤示眾,以息民怨!
(當年要不是有人不顧公共衛生,香港根本不會有沙士!!!!!)
第二,按英國西敏寺模式,不設篩選關卡,進行分區直選,產生完全民選的議會
第三,全港進行公投,按公民意願,以平等條件成為中國的「自治區」,從此市民不再異議「歸屬」問題
第四,如果「中央執意斷水斷糧」要求香港人不再「抗拒干預」,請把香港「驅逐出境」。讓港人完全過渡到「新加坡模式」去。
新加坡模式說到了底,就是和美國一樣,「搞獨立」噢。
各位,既然發夢冇咁早、也沒興趣搞港獨,也又請大家繼續上網打機,不要過問政治啦。
而各位中央大員,也別來發此春秋大夢,請勿以中央意旨、人力物力和時間,企圖或意圖誘使或鼓勵或迫使本港無知少年向新加坡學習「搞獨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