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讀《認識假貨的學問》

《信報》又有好文章,2012331日,財經版《毋枉管》張總的《認識假貨的學問》。雖然不是平日我推薦的文化版,但教育意義一樣好呀。對於先前處理「新聯事件」,實在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近日金融界熱話,又是「民企爆煲」,一眾賓架大吐苦水「中環行街要小心,一地都係眼鏡碎」,有人笑稱「分析員反正不戴眼鏡算了,睇乜都冇分別」,更有「內幕消息」四處飛,指某「四大」老總說「不止是一間四大的核數出問題,只是最早爆鑊而已」。
回頭想想,先前高盛的前僱員大爆高盛的「欺客文化」,拿來對比一下,很明顯呀,出問題的又不是一間投行了,總不成現在出事的,全是高盛的客戶罷。搞笑的是,怎麼「揀股專家」都會這個模樣?
有些事情,其實「常理」已很夠用,但不知怎的,香港還要拼命搞「通識教育」,先前我撰文推薦「福爾摩斯」,拿來比對張總的文章,又是會心微笑,皆因真是一里通、百里明呀。
文章寫「紅酒」,舉例而已,其他種種「弄虛作假」又何嘗不是如此邏輯耶?
話說「國內最流行的紅酒,不知何故是五大的 Lafite…是五大產量中最少的,每年只生產二十五萬瓶….但大陸的年銷量是二百萬瓶,是總產量的八倍!」換言之「每四十瓶只有一瓶是真的..
看畢真是「笑到碌地」。還是那一句:錢不是萬惡之源,貪錢才是(或者貪便宜也算吧?)。因為這些假酒售價也不便宜,「由數百元到數萬元」,連假的都可以叫價數萬元? 是噢,誰叫「真的」的確是貴噢,「假 」叫價便宜沒人信嘛,哈哈哈。
那麼這個「假的」又是如何避過「常識」這一關的呢? 還記得先前我閒聊過有關「驅魔人」的故事嗎? 第一件事就是「能否叫得出真名字」。
張總也又真有心,羅列了一大堆「品牌」出來讓大家鑑賞一下,這個「假貨真賣」是怎麼搞的。
「其實[正牌]的真正譯名應為《拉斐羅富齊》,但在大陸有《大拉斐》、《拉斐正牌》、《拉斐副牌》、《拉斐傳奇》、《拉斐傳說》、《羅氏拉斐》、《拉斐窖藏》
好玩否?
至於這個「驅魔程式」,還有其他一里通、百里明的應用地方,例如揀股票嘛。
至於教育界關心的東西,或者應該關心而未有關心的東西,其實都是一樣。叫得出一個名號來的,是真還是假? 其實都有一些常識可以依賴的。真正令人失去常識的,正正就是這個「招牌」的真假問題。
例如一些名校,是如何招攬一批又一批的「辯論專家」,但到出問題的時候,居然又會推說「與校方無關」呢?  用常理想一想就知道啊,到底這個「辯論專家」的牌子是甚麼東西? 這個牌子又是怎樣「作」來的呢?
張總如是說:中國酒徒如此容易受騙,喝到假酒若是由廉價充高價只好認倒霉,但若加了料,遺害無窮。
「遺害無窮」這句是良心話,但到了一些立志要「發辯論財」的人手上,那管是甚麼誤人子弟,總之「辯論專家」照發財就是。而更加有趣的是,這個「辯論財」不是在「辯論」上發的,有更利害的發財地方,相信全世界也想像不到。不過有些時候,又視乎到底誰人的「常識」可以看得透罷了。
到時大家看罷是否要報案,那就「貴客自理」啦,反正我花在前一件官司上的錢早就超過六位數字,要保護的一眾學生現在都安全了,案件也差不多可以了結;為下一件事再多花一些,無所謂囉。
下回分解。


2012年3月24日 星期六

孫子兵法與金瓶梅

視乎你怎樣看而已。
昨天回中大看看辯論隊習訓,學生問我最近寫什麼文章?  上次介紹的好書反應不錯,不過我最近實在忙着寫市場分析,自己網誌的文章倒是寫不了多少。但總算比歷史低位的每月一篇好得多了。
昨天在中大談的都是基本法的憲法分析,悶得發慌。那又倒不如談談別人的文章好了。
早說過我有讀書癮,真的有點黃山谷癖,床頭總有幾本書。占士邦的壞習慣是 sleeping with a gun under the pillow,我的壞習慣是 sleeping with a book under the pillow。最近又要搞僭建,在床頭上面加建層板,好把這些「床上用品」安置一下。
言歸正傳,文章標題是《金瓶梅》,但也不只是加點味道來吸引觀眾的呀,那可是《信報》323日的文章。鍾聞《中國21》專欄,寫的是《貪官自墮落,不怨金瓶梅》。引述《人民日報》最近國內的新聞,謂「江西省原副省長胡長青愛看《金瓶梅》,荒淫無道淪為階下囚」云云。
作者指這些都是貪官的個人問題,不關古典文學名著的事。不過最好玩的地方不是在於邏輯分析,因為實在也無甚意外(讀文者大有人在,因此而墮落的少之又少);有趣的地方是作者引述毛澤東的「讀書心得」,那才算是「好書推介」的重點。
例如1956年,毛澤東與萬里談話說過:「《金瓶梅》是反映當時經濟情況的,是《紅樓夢》的老祖宗,不可不看」。1961年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更有記錄他說:「這部書寫了明朝的真正社會歷史,暴露了封建統治,揭露了統治和被壓迫的矛盾」。
作者的結論是:同一部《金瓶梅》,有人看到社會歷史,有人看到穢褻章節,歸根到底是人的問題。
大哉斯言。
的而且確,世上的書可以讀一個甚麼道理出來,全憑讀者自己的個人水平而已。那又當然,文章本身的質素也是「必要條件」,但讀書有成果的「充分條件」是「讀者」本身的質素嘛,這個也是很簡單的邏輯問題而已- takes two to dance。因此搞教育的重點,也同樣不是看你拿甚麼書去教人、而是你打算怎樣去教一個「人」出來。
那又風牛馬關《孫子》甚麼事呢?
因為《孫子》這篇好文章,要讀起來其實比《金瓶梅》更難也。別看它只是短短的十三篇(正確名稱是《魏武帝註孫子》,是曹操他本人的「實戰心得」,用來「註」出的一個「雞精版」天書),這本好書要讀得通和讀得懂,真是又難比登天也。
一例:所謂「兵者詭道也」,算是甚麼指引? 要是硬說「兵不厭詐」老是要作奸造假 (特首選戰之流),那又怎樣和內文「道天地將法」相連貫耶? 單單一個「道」字,怎看也看不出一個「奸」來呀?
正確解讀是:道為本,詭為技。
看看出將入相的曾國藩有甚麼治軍名言:最貴推誠,不貴權術。
假如一個「誠」字這般的儒家迂腐文章可以用來打個太平天國四腳朝天,又可以如何解讀這段歷史事實?  因此「本」與「技」的關係也是明顯得很吧。
再看我用《孫子兵法》來註《慎思明辨》,同樣也是要求「以真求勝」,而不是「兵不厭詐」。事實也是如此,在比賽場上,勝負事小,學壞事大。因此拿着中大隊的比賽記錄,別人到底看得出的是「兵不厭詐」還是「以真求勝」,這點比勝負的考量更重要也。
上次比賽過後,即使嬴了比場,我還是要向隊員一再指出:誇張失實,也是講大話。只要一個頭腦清醒一點的人,拿一部計算機認真的按幾下,看看樓市是否承受得起這種稅收,正方隨時人仰馬翻,那又何苦?  這種嬴法只算是「買大開大」,不是鬥學問,勝之不武。技法可以,但與一個「道」字,又是相去十萬八千里矣。
岑逸飛師兄說得好,他引明末王船山先生之言 (2012322日,生命通識.厚實與虛薄):禍莫大於浮淺。再比較同期的大儒顧炎武也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焉有不亡。讀書是一個人的事、心得也是一個人的事。不過讀書心得這回事,由於會改變了個人,而個人行為,始終都不是個人之事這般簡單,還得要看這個人在社會中要做甚麼事。

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春鬥

香港人少用這個字眼,但念日文的看了肯定會心微笑,因為實在非常應景也。

 每年接近三月底(春季末),財政年度終結前,例必有大大少少的不同薪酬統計出台。而勞資雙方,亦肯定會據此互相比併角力,看看未來一個財政年度,到底是打工仔有本事爭取加薪、還是大老闆保得住成本競爭力。日本人戲謔之謂春鬥,認真抵死也。

至於2011年的統計,有點兒混亂;皆因上半年真是春意盎然,高薪挖角日日創新高,但不旋踵下半年居然寒風凜冽,各大銀行手起刀落,絕不留人。身處風眼中心的各位金融界材俊們,自然又不知如何自處了。

 最恐怖的一幕,相信非獅子銀行大屠殺莫屬。

原本香港是獅子銀行全球最賺錢的地方,一眾賓架剛替老家頂住了金融風暴,正想互相恭賀守得雲開見月明之際,怎料年底未到、花紅未出,英國總部居然傳來格殺令,一共要三千個人頭落地,好保住集團盈利云云。一眾盡忠職守數十年如一日的賓架,本來以為論功行賞過肥年,竟然換來翻面不認人原來自己才是人家過年要宰的肥羊!

據報人事部門出通知當日,銀行總行所有會議室都被訂滿也還不夠用,每個會議室門口都排着一條好像等打靶的死囚人龍;房內則傳來陣陣哭罵聲,直似刑場一樣;由於總部採取中空設計,據聞哭聲由頂樓一直向下迴旋至地面,那種哭聲慘狀,以寃魂索命來形容有點相似,簡直是人間地獄。

以這種戾氣來開年,實在怨氣衝天。看來這個龍年肯定不會太平得到那裡去。我也又算睇化了,活了這麼多年,還幸不是困死在一家公司,算是各安天命吧,死活也是一個自由人。今年成績還不錯,總未至於有人拿我開刀的主意。

而殺戮過後,原來統計出來,仍是人手短缺,回報中高層人手有需求的企業,居然達70%以上! 原來炒人的目的是省錢、不是真的人手過剩。也又怪不得,以我 last in first out 的高危類別,原本以為難逃一劫,原來剛好反而提早一步切合換馬狂潮,結果逃過一!

以金融業2011年薪酬統計來看,1-4年經驗的,原來平均年薪已達五十萬港元、4-8年經驗的是九十萬、8年以上的,起碼也有一百萬。而其中為挽留人材所支付的花紅,平均佔這些高管肥貓的收入30%! 怪不得老闆們就專挑這些肥羊來劏呢。(南華早報201233日,招聘第26版專欄)

原來高高在上的是好貓、死忠厚爛老實的是等住食死貓;好個世態炎涼、如人飲水。看罷有點冷汗直冒,以成本計,我看來已經是超級肥貓,合該命不久矣。

日式春鬥的方式是原地抗爭,因為日本人到今日仍是有點武士道精神,崗位之上永不言退,屬於武鬥;而看來香港式春鬥應該是大跳草裙舞,純屬文鬥,皆因有個香港精神叫做東家唔打、打西家,不會真的拼死命和老闆鬥法;據報跳槽獎金也起碼有10%,假如是替老闆看門口專門應付監管機構管治專業過檔花紅原來是25%。簡直好過去搶!

話雖如此,不會懷材不遇,總算可以聊以自慰;不過假如這個社會變得如此功利涼薄,那麼將來我們的下一代,是要過怎樣的日子呢?

今日閱報又是看占飛,講到【桃姐】一劇最近大收口碑,筆者倒反而是挑通眼眉,慨嘆世態炎涼,大罵影評還只懂大讚主僕情深,其實重點只挑其中一句足以說明這種傳統美德的荒謬地方,就是桃姐一生死心塌地,最後一無所有,而少爺最後向醫生交帶的一句竟然是要是有甚麼事直接送去殮房就是

有道是: 一將功成萬骨枯, 春鬥也是如此乎? 

閱畢長嘆,到底世上有沒有因果業報這回事?




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

好書推介:福爾摩斯探案

要寫好書推介其實不難,能捱過長時間仍是值得看的書,自然值得推介也就是了。福爾摩斯正好是這一類。先前又是看信報,占飛的專欄,正好在談這個話題,所見略同,也正好拿來替通識這回事打打氣了。(信報2012120日,占飛忽然文化,福爾摩斯通通識)

小時候學校推薦看這本書,一來是有趣,二來也只是想我們學好英文,反正用字淺白,完全沒有半點裝腔作勢的氣味。到我在法國念書的時候,也老實不客氣的買了一本英法雙體的版本,順手練習一下法文噢。

但除了是語言吸引之外,最主要的好地方在於:看福爾摩斯學通識,實在過癮死了。

一般人看福爾摩斯的內容,都會被主角的所謂通識嚇怕了,總以為要懂得一大堆的化學名詞、冷門知識等等才是一個大偵探。可要是有心看的話,重點其實全部不在那裡,而是邏輯方法

占飛如是說:福爾摩斯在小說中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申述:推理的方法很簡單,面對問題,先不要受感情蒙蔽、不要先入為主、要撇除任何立場,只找相關的事實,然後列出足以圓滿解釋相關事實的假設,然後逐一剔除。把不可能(the impossible) 剔除後,無論如何不大可能(improbable) 的,都有可能是真相。」

換言之,所謂「解難」的重點,不是直線思維、直問直答,世事沒有這般簡單。重要的反而是「想像力」,單就眼前一堆材料,能「組合」多少個有可能的案情出來。因此對於作者所引用的一大堆材料,其實都不是破案(解難)的重點。

能設定不同的可能性,才可能對不同的情況作出分析和篩選,以上的推理才能有個基礎。道理其實不難,難就難在:想像力這東西,老是不容易就範。因此孔子早有教誨: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正正切合福爾摩斯式思維的條件,就是不受感情蒙蔽、不先入為主、撇除任何立場,只注重相關事實。看來孔夫子也有可能是偵探小說迷耶,哈哈。

我還有其他材料可以提供,也免得了搞思考方法的人以為假設真的很難。其實只要有些少戲劇細胞,包保事半功倍。就是把自己放進劇情裡面,又試試看自己想得出甚麼方法來回應當前的難題就是。

福爾摩斯其實也經常親自示範的呀,就是在案發現場,模擬自己是不同的當事人,然後重演每個假設情況,再拿現場的證據來逐項印證自己的不同假設。例如看見窗子打開,而窗口的玻璃被打破,一般人很自然會聯想到有人是從外面爬窗進入室內,福爾摩斯通常的反應就是檢查碎片掉落的方向,才確定窗子是從那個方向被打破,很簡單,但正好就是避免被表面證據誤導的好方法。

先前也寫過,辯論員有時很會騙自己,總以為能騙倒評判就是很有本領,而養成習慣之後,更易變本加厲,以為自己真的是真理在手。這種毛病可以如何防範? rebuttal team 試一下扮演福爾摩斯的角色,把主辯的個案分柝研究一下,又看看這個賊人又可以跑多遠吧。只要不是心存僥倖,能經過重重質疑和客觀驗證也仍能站得住腳的,這種故事才算有點說服力噢。


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

後補 : 黑社會雜談

上次真的是閒聊,差點兒忘了交代一下,實在黑社會的「生計」是怎樣的;也好順手解釋一下,為甚麼黑社中人也有不少想「洗底」。因為黑社會實在是一個非常「層壓式」的商業組織嘛,非常沒趣。

其中一件最著名的個案可以借用:灣仔之虎 陳耀興。其中最著名的一幕,是社團之中有人被警方拘捕,結果陳耀興召集數百人馬,操到灣仔警局示威,嚇得灣仔警署「拉閘」戒備。江湖中即傳「警察都怕咗佢」。

作為黑社會頭目,他本人當然是享盡富貴啦,這層不消解釋;大宗的收入都是由頭目壟斷嘛、還有各地盤的上繳呢。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到底那幾百個「人馬」平日是靠什麼開飯的呢?

當中所謂「骨幹成員」,亦即各小頭目,各自有劃分好的地盤收入,例如的士小巴「埋站費」、小販堂館的「保護費」等等,對象都是一些無甚自衛能力、只求盡量免受滋擾那一類老百姓。至於小頭目以下的「基層成員」又如何呢? 不要以為地盤收入很可觀,因為「上繳」了給大頭目的,早已不會剩得很多,加上小頭目自己也要吃飯,一個人的飯又怎夠十個人吃?  結果小嘍囉其實平日是靠「代客泊車」的人工和小費來維生的,意想不到吧。

因此為甚麼黑社會基層都「很有上進心」? 窮囉! 而且永遠都不能做「正行」,還不又是「窮的惡性循環」而已。用常理其實不難理解,要是平日工作穩定、收入豐足,誰又會有心情去作奸犯科、挺而走險的?

因此其實黑社會「維持秩序」的手段,說穿了都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確保成員不能有正常職業,否則「養肥的馬不會跑」
;確保成員的「上班地點」是在固定的地盤,隨傳隨到,要跑也跑不了。

也可以順手解釋一下天主教的驅魔程序,為甚麼總是很古怪地一定先要魔鬼說出的己的名字。其實和警察要看身份證一樣而已。那麼社團又有沒有「身份證」的呢? 也有呀,不是先前說過了嗎?  看看註冊文件不就是了。社團中人自然會安不少名號給自己、聽起來很威猛的,而魔鬼也一樣會有很多化身用來招搖撞騙。其實只要稍為用心,不難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