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先前寫了幾篇中港金融關係的文章,也已提到一點,就是「假如北京能夠另起爐灶,早就做了,不用等到佔中」。今次對這個「另起爐灶」一事,詳細說明。
對於有人拿「另起爐灶」的話題來「兇」香港人,本來也不是什麼新聞,反正香港人是嚇大的。而早在2012年「十二五規劃」發表的時候,經已是這樣講。大家可以看看2012年1月31日,《大公報》是怎樣寫的:
中國發改委公布了“十二五”規劃時期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規劃。這個大戰略其實早有公布而非突然發出…..至於建設成效如何,和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關係,乃值得探討和重視的問題。
進而預言:
香港必須有自知之明,國家級及世界級的中心將在上海,香港須順應國際市場及內地發展需要尋找自身的定位。
提示很充足了吧? 要是香港不好好「反省」自己的身份,中國是會拿上海來「取代」香港的…..起碼話是這麼說了。
當然,這個「表態」還有一個「大時代」的背景因素,就是2008年的金融風暴之後「歐美經濟重創」。因此從2009年起,中國忽然好像成了全球經濟的救星,而「十二五規劃」在金融領域作出這種豪情壯語,也很順理成章的不足為奇。
好了,鏡頭一轉,到了2014年,情況又如何呢?
先前也又寫好了,看看2014年6月5 日文章《追擊自貿區之: 舉棋不定, 忽然叫停》,上海自貿區天雷地火地搞了一輪之後,仍要「再觀察一下」。而《信報》也又不遲不早,也不知是贈慶還是為什麼的,登了一篇文章[2],主題是用來提醒香港「不要輸給新加坡」,但內容橫看豎看,都是「香港一直踩住上海」!
難道是「誤中副車」乎? 還是《信報》其實很顛覆?
信報文章從宏觀的量化角度,列出多個比較指標。但每次涉及「國際」兩個字的,上海都「並不存在」。因此第一個「現實」,中國不能避免要面對的,就是「上海根本不在世界金融中心的名單之中」。邏輯上說是「中國金融中心」還可以….「國際」真的談不上。
好了,那麼大家「平起平坐」不理疆域,看總量可以了吧?
文章列出多個「計量」指標,包括:股市市值,上市公司總數,新上市公司數目,以及新上市集資金額等等。所有這些「計量」指標,香港在國際排列順序,都是在:美國、日本、英國之後。
以小小一個的「中環」來計,也又真的拍得住紐約、東京、倫敦。不過人家是「百年老店、國家重點」噢。那麼「上海」呢?
就是「緊貼在香港之後」。咦?
不是說香港的經濟總量「難與上海匹敵」的嗎?
假如宏觀總量可以解釋到客觀數據,香港照道理是被拋離在地平線以外才對呀?
很明顯,香港有一些東西,是中國沒有的。而中國也不得不承認。涉及的,正正就是「政府功能」的問題,也不只是「干預」這麼簡單[3]。因此上海自貿區才需要「繼續密切留意進展」。假如可以真的「超越香港」,在商言商,還需要客氣乎?
以上是「宏觀」觀察的結果。而更好玩的,是「微觀層面」的事情。正如先前我分析「中國靠香港的金融平台」也不能忽略中國本土的金融風險構成原因,否則解釋不到中國要靠香港的科學理由。今次也一樣。從宏觀的金融排序看得出一個結果,但「原因」則遠比一般市井三流分析員的理解來得有趣。
篇幅所限,下文續談中國最新的「政策微調」以及「金磚五國開發銀行」的現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