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又再發生變化。佔中運動由最初的「一萬死士佔領中環」被梁振英提早激化為全面群眾運動,並且令到旺角、銅鑼灣這些和中環風馬牛不相及的地方也相繼出現佔領情況。於是所謂「佔中」一事,由最初的心理戰、或者可能是陣地戰,忽地變成游擊戰、繼而變成反圍堵的多方位超限戰。而事情還不止於此。
繼警方極度暴力地掟出87枚催淚彈之後 (有心人統計過,上次2005年韓農來港鬧事,出動到燃燒彈和竹矛鐵棒的攻擊,催淚彈也沒有今次的多),警察忽然作出180度轉變,全面撤出金鐘、旺角和銅鑼灣。情況其實極不尋常。
而在我昨日中午寫出了「國慶變增慶」以及其群眾管理的難度之後,政府很快在下午就宣佈取消十一國慶的煙花匯演。換言之,梁振英現時是決意打「持久戰」。
學生當然很開心,因為表面上看來是「民主大勝」,之不過想深一層,假如梁振英的思維仍然是建基於「敵我矛盾」,那麼這種表面平靜,肯定內藏更大的殺機。
今早看梁振英的放風會,「主題」圍繞着的,是「緊急車輛無法駛入」,因而造成人命威脅…. 相信在現場維持秩序的義工會非常受屈,因為現場不是沒有交通指揮,而且醫護人員也證實並無其事。而在昨夜出現的「汽車衝人」事件之後,警方也一樣可以進行逮捕。公共安全完全沒有受到影響,大家納罕為什麼梁振英會如此含血噴人?
港府認為,如果“佔中”真的在十一發生,不必急於清場,因為清場的時機和方式,會影響市民對“佔中”和警方的觀感。港府認為,10月1日和2日都是公眾假期,估計“佔中”對市民影響不大,但如果到10月3日“佔中”仍然持續,甚至堵塞中環馬路,阻礙市民上班上學,社會自然會發揮輿論壓力,讓“佔中”運動自覺“沒意思”而結束,警方屆時可出動最低武力清場。
這個就是本來的「持久戰」打算嘛。看來梁振英另有打算也說不定。而且持久戰的重點不在時間,是「輿論」。
而今早在文匯網也由一直「打理」群眾事務的工聯會刊文[2],重申昨日發出的《公開信》,指出所謂「打工仔的立場」:「佔領中環」倘若持續,勢損各級在職人士生計。至於會否真的出現「動亂」,這個倒不是重點,而是在打「民生牌」。有關「動亂」的說法,其實昨日的「家長教師聯會」也就早已用過「動亂」的字眼[3]。
至於這種「持久戰」能不能由一班本來搞游擊戰和陣地戰的義工和死士撐得起來? 又真有點懸疑。
因為持久戰的重點不止在於「糧水充足」這麼低層次,它有一個更高更重要的層次叫做「心理」,尤其是工聯會所提及的「社會輿論」。因此在文宣、公關,甚至「社會秩序」各方面,都不能像開 party 一樣來「玩」。所謂「快樂抗爭」最是害人不淺,因為當學生和無聊人在街中心曬太陽、喝啤酒、燒烤唱歌的時候,「被圍」的街坊,包括那些被迫滯留家中照顧小孩的父母、以及被迫「納空租」的小商戶,正在「愁」得要緊!
心理同情和對過度暴力的義憤是一回事,但那是不能「持久」的! 此消彼長之下,由支持變成反對,也是很順理成章的事。
之前在分析「游擊戰」的時候也提過了,假如手段是滋擾當權派、尤其是迫使建制當中有人可以像「廿三條」時候一樣出來做「和事老」,那才有機會逆轉形勢。但假如梁振英執意要採取「堅壁清野」的手段,反過來迫使老百姓做「人肉盾牌」,那麼老百姓早晚受不了,當權派自然會利用「輿論」大造文章,到時候,在街中抗爭的群眾反而變成了人民公敵。這就是「持久戰」攻城一方的打法。現在由佔中人士守住幾個地區,梁振英在外面「圍堵」。情況就是如此。
孫子兵法也有講「圍師必闕」,不是沒有原因的嘛。對於旺角、銅鑼灣和金鐘等地方的受影響街坊,到底有沒有保障他們生活的方法、維護必要的公共安全和秩序,以至於維持日常生活和謀生的條件? 這些挑戰才真正考起民主派的智慧。而打持久戰的其中一樣手段,是採取「敵我合作」的方式,包括由佔領者和圍堵者共同主持交通和維護公共秩序,這個能否做得到? 拭目以待。
要做到「知己知彼」不容易,尤其是「未知世途險惡」的一班學生。但要惡補也不難。須知人類有一個「死穴」,就是思想傾向於停留在他們成長的經歷之中。因此要了解當權者的思維,記得留意他們成長的經歷之中,到底那些東西留下很強力的印象。
而這種「感性經驗」可以在當代的「電影」之中找出提示。不錯,是當權者成長時候的「當代電影」呀! 不信,找個心理醫生問問。很有效。
我去年已經提出了問題,就是[4]《反思香港人應該如何當家作主》。引述1962年的電影《沙漠梟雄》,提醒大家注意當中一段情節。就是在游擊戰之中大獲全勝的阿拉伯聯軍,比英國遠征軍搶先佔領了大馬士革,並以「先入關為王」的態度相迫使英國承認阿拉伯人實現「自治」。但英國遠征軍「竟然」毫不緊張,甚至非常悠閒地繼續「嘆茶」。
劇情發展是這樣的:
阿拉伯的部落領袖根本不會搞什麼「共和」,於是一天到晚只會在大馬士革的議會內吵架。而吵架也不止,「解放軍」接收的大馬士革是當時中東最現代化的都市,但遊牧民族連「發電機」是什麼東西也不知道。於是乎全市開始停電、停電話、繼而停水、停煤氣、停交通…. 總之所有現代城市的基礎設施一件一件的癱瘓下來。大家也又只是各顧各的互相推卸指責,到頭來就只有勞倫斯[聯軍領導人]自己「孤家寡人」地收拾爛攤子。
而部落領袖們很就意識到,他們拿了土耳其人的大城市也沒有意思,於是紛紛「撤退」:盡快趕回部落地區,各自搶奪土耳其人留下來的地盤,不再呆在「首都」搞政治建設了。
結果偌大的中東地區,沒有出現一個統一而團結的阿拉伯聯邦,反而分裂成無數的細小獨立「酋長國」。而英國軍部這才施施然出來「收拾殘局」,和酋長們議和,支持各自建國,「分而治之」,於是[英國]不費一兵一卒就接管了中東的統治權。
前車之覆,後車可鑑之。要打持久戰,真的很考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