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兩個都是假命題。贊成的人錯了,反對的人也錯了。
鄧小平當年提出「一國兩制」之後,也被問到他實在如何看香港。他的答案很簡單,就是要在國內「多造幾個香港」。
原文引述如下:
1988年6月3日,鄧小平在會見《九十年代的中國與世界》國際會議全體與會者時,再一次向世人鄭重宣佈國家對香港政策五十年不變。鄧小平說:對香港的政策,我們承諾了一九九七年以後五十年不變,這個承諾是鄭重的,為什麼說五十年不變?這是有根據的,不只是為了安定香港的人心,而是考慮到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同中國的發展戰略有着密切的關聯。中國的發展戰略需要的時間,除了這個世紀十二年以外,下個世紀還要五十年,那麼五十年怎麼能變呢?現在有一個香港,我們在內地還要造幾個「香港」,就是說,為了實現我們的發展戰略目標,要更加開放。既然這樣,怎麼會改變對香港的政策呢? 實際上,五十年不變只是一個形象的講法,五十年後也不會變。前五十年是不能變,五十年後是不需要變。所以,這不是信口開河。”(《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267頁。
看清楚了沒有? 老鄧親口講,還要寫入《文選》的官方記錄。假得了?
應該這樣理解,所謂「中港融合」這個之為假命題,是因為在鄧小平的眼中,正確的路線是要中國「香港化」而不是香港「中國化」! 這個才是鄧小平的「開放」思想。其中所謂「五十年不變」,按此思路就真的不是開玩笑,「前五十年不能變,後五十年不需要變」,講得不能更透徹了吧? 這個說法只能有一個前題才能成立,就是「中國己經變成香港」,因此所謂「中港融合」是一個假命題,是因為沒有所謂融合,只有「中國香港化」。
其中有幾個「動作」也是不能不留意的,就是當年「深圳二線」的佈局。對於連中國《外匯券》也沒有見過的人來說,也許還不至太陌生吧。
深圳特區在1983年3月由全國人大常委批准成立,至1983年12月,「為維持社會秩序」,開始架設鐵絲網,並設立「檢查站」。從此稱為「二線」。有指這是中國淪陷,更一度挑起國內有關「姓資姓社」的爭論。
換言之,在1979年改革開放直至1988年鄧小平發表「在內地多造幾個香港」這一系列的動作,都是符合「中國香港化」的方向。
其實香港的缺點,也又不是沒有被提到議程上去談的,但倒不是「資本主義」的問題,而是「腐化」的問題。這又豈止「馬照跑、舞照跳」這麼簡單,而在於一些香港人全然不自覺的「意識形態」問題。說香港人是政治低能也可以,但「意識形態」倒是國內的重要話題。
本來鄧小平也有「頂」過去的,因此又有所謂「黑貓白貓」論,也有「摸著石頭過河論」,凡此種種「說法」,都只是希望將爭論遏住,讓經濟成果來「潛移默化」爭取國人認同。
但轉捩點在1989年。相信大家也又不用提醒這一年發生甚麼事了。
「中國香港化」的風險原來大得不得了,甚至有說是「亡黨亡國」的重大風險。當中也又正正是「意識形態」的問題了。也應該這麼說,出問題的不是「香港」、也不是「中國」,而是在於「中港企圖融合」,尤其是以「中國香港化」方式的融合。
要是沒有「開放」的口號,也不會有所謂「倒賣」的社會資源掠奪 (本來也有,沒有明目張膽吧,有時間看看老舍1956年已寫好的《西望長安》),也又不會有人出來反貪腐;沒有傳媒採訪自由,也又更不會有人知道出了甚麼事。
因此也又是老鄧說得早:改革開放如同打開窗戶,有些蒼蠅蚊子會飛進來。對於在近乎窒息的鐵屋中,要打開一個窗口來活命,本來無可厚非,之不過這次飛了進去的,倒不是蚊子這麼簡單了,如何不把中南海領導人嚇個半死。
也可以這麼說,中國本身就有「被圍堵」的受害人心態,當年是國內反對一國兩制,是因為怕「中國淪陷」;物換星移二十多年,現在是變了是香港這邊怕「香港淪陷」。
不過從客觀角度看,要有融合的前題,當中「適度相近」這一點不能不注意,否則就只有永遠分立。也還好彩的話是分立而不是對立。對於並不了解中國以及香港兩邊的「深層次矛盾」的人,意識不到融合的風險,也只能說是鄧總設計師的水平太高了。
融合方案選項有三:一是按原方案中國香港化,二是按憤青方案香港中國化,第三是中間路線雙方向同一方向改變「趨同」。
答案很明顯吧。
但對於負責實際操作「融合」的「舵手」,其人選也又真是一個難題。老好人好心做壞事的,受不了。擦鞋仔水鬼升城隍的,也受不了;靠講大話上位蠻幹的,更受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