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人民幣的含金量

不是搞玩,真的是談「含金量」! 中國的外匯儲備其實黃金只佔1%

近日中國國債在香港「熱賣」之中,新一批零售國債(兩年期)發行額達到30億元人民幣,而票面利息是「歷來新高」,定在2.93%。不過這又有點奇怪,因為據聞本地銀行的一年期人民幣定期可以俾到3.4%! [1],又為何要買國債當然,唯一解釋係「技術問題」囉。因為國債有現成市場交易,可以隨時變賣套現;而銀行定存,如果提早套現,可能收唔番利息嘛。另外也要考慮就是「風險評級」的問題,始終是「國家級」嘛…. 諸如此類。不過這個仍是有點疑問的。

歷年國債息口水位大致如下:[2]



 從上圖可見,零售國債除了20102011兩年的「放水」年份之外,其餘都在兩厘樓上。看來這個應該是屬於「國家評級」所引致的「銀行存款利息比債券利息要高」的情況。

不過我先前已分析過,中國的主權評級其實只是 AA-()[3] 而相對於同樣評級的「台灣」和「沙地阿拉伯」,理論上國債利息不會相去太遠吧。之不過,台灣的國債 (也只計相同的兩年期那種) 票面利息是0.625%[4],而市場交易價也顯示近似的「孳息」0.6%,換言之,在一個公開的市場,台灣即使「主權評級」和中國一樣,但舉債的成本也只是中國的1/5!

國際資金有幾「睇好」中國,真係講多都無謂。

因此當一眾愛國人仕齊聲唱好中國的時候,我也無謂撥冷水,一齊恭喜發財就是,搵食大過天嘛。之不過市場就是市場,不會因為你很有愛心就另外開一個價錢給你。而當一眾小戶希望「財息兼收」的時候,只要不管市場風險,那麼隨便吧,反正錢是你自己的。

至於為什麼我提「含金量」的問題呢? 因為國債同貨幣,的確和黃金有關嘛。

其實所謂「國債」也者,基本上是一個國家的「遠期貨幣」。此話何來? 諗諗:你今日俾一文我,我俾一張收據俾你。兩年後,你可以拎住張收據搵我,我會用我嘅貨幣俾番一文你,連同利息。明白未? 你用你自己嘅貨幣,交換咗人哋嘅貨幣:兩年後交收。

因此其實分析完貨幣,國債可以唔分析都得。鬼叫我讀金融工程嘅,睇嘢無必要跟街坊囉。

而貨幣是什麼? 其實就是「國家信用」而已。標準量化之後,用作方便結算。而一個國家的「議價能力」,其實可以完全在貨幣上面反映出來。因此先前中國有位所謂紅極一時的作家,寫了一本書,叫做【貨幣戰爭】的,讓中國很多人「嘩然」起來,發覺「資本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云云。對於一眾在金融市場搵食的肥貓來說,有點可憐兼可笑:你而家先知?

於是乎宋鴻兵可以自誇「準確預測了美國金融風暴」云云,但對於其後的國際金融秩序重建,則幾乎是無言以對。反而是主導金融重建的克魯明拿了諾貝爾獎。

關於這個「誤導」的所謂貨幣戰爭理論,即使是國內的學者,也極力撻伐[5]。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研究員易憲容就指責該書的出現:

不是引導整個社會積極向上,而是在固化以「利」為主導的社會流行觀念。這種流行觀念必然與現代文明社會的核心價值相衝突、必然會誤導整個中國社會大眾對金融知識的汲取、必然會有損於中國金融市場建立賴以為基礎的基本文化觀念及核心價值….

自從阿當史密夫在【國富論】踢爆了「無形之手」之後,其實這種金融迷信應該沒有市場了吧? 廿一世紀見到恐龍逛街之類。因此【貨幣戰爭】也可算入奇書之流。而如果中南海的領導人還會拿着這個東西來治理國家或者用來理解世界的話,倒不如找龍婆問米會可靠一點了。

一個國家的所謂信用,其實就是會否老實「埋單」而已。無形之手就是要求等價交換嘛。因此假如只懂印鈔票,這種貨幣照道理是「不值錢」的呀。因此一個國家的「找數」能力,總得和一些「恒久有價」的東西來掛勾。而歷來最受歡迎的,就是黃金。因此一個國家是否能找數,看看他的「黃金含量」就是。

而很搞笑地,只要按按維基都能看得到[6]。只差你有沒有興趣去看。

中國的「外匯儲備」,當中只有1%是黃金,持有約1,054吨。反觀美國,這個「十惡不赦的資本主義惡棍敗家仔」,外儲黃金含量是72%,持有約8,133吨。即使是台灣,也有4%黃金比例。

當然,不一定是「存金越多就越可靠」,有些國家的外儲黃金比例也不少,但也相當「見鬼」的,例如葡萄牙和委內瑞拉,,因為根本賺不到外匯嘛。而有些國家的比例也不高,但很穩健,例如新加坡(2%)。但總體來講,的確中國的1%水平,可能仍是「倒數第一」噢!

中國也有解釋的:賺了很多美元嘛! 既然美元含金量高,那麼自然人民幣的含金量也高嘛。賴人包,又看一下維基[7],的確中國的外儲當中70%是美元。但那是「國家機密」噢,真得看得穿,打靶的呀。於是「大家靠估」。難道中國原來又是全力依靠「外國勢力」來撐起自己的貨幣乎? 誰人才算是敗家仔?

而這種「估估下」的威力有多大? 就是反映在國債利息水平上面去囉。幹啥台灣的國債只要付0.625%利息,中國反而要付2.93%。中國的金融成本竟然是台灣的五倍。對於急需資金的經濟來講,這是「正中要害」噢。

現在大家再看看先前我的分析,為什麼中國要對香港管得這麼緊,就是這條「唯一的經濟命脈」是打死也不能由國際資金主導,否則中國的麻煩會很大。[8]

因此中國不能不把人民幣盡快「國際化」,否則這種「孤芳自賞」的態度,早晚玩死自己。而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明知要賠錢都要「倒貼」墨西哥等國家搞高鐵,明知金磚五國之中只有中國有能力賺錢也要貼錢搞金磚銀行…. 先前都講過了,不嘮叨[9]

重點其實就是要打造一個「必須要包含人民幣在內的國際金融秩序」。當越來越多國家都和中國「關係密切」,要用人民幣和中國進行國際貿易結算的時候,中國的「安全」就會更有保證。

試想想:假如你的外匯儲備,當中佔了很大部份是人民幣,你還會和中國過不去嗎?

想法是這樣吧。不過…..外交有這麼簡單的嗎?

中國的金融問題,從來都是一個體制問題。就是一個假大空的主觀思維加上極權的本質,令到客觀的經濟條件基本不可能出現[10]。國債也好、地方債也好,甚至銀行的壞帳險也好,都只能用「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來形容。

而現在看來,就快連「含金量」1% 這個最基本的門檻也過不了。

中國出事,香港也好不到什麼地方去。從務實的角度來看,當然希望中國盡快解決金融危機就最好啦。不過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中國肯考慮嗎? 天曉得了。

其實我也一早說明,蘇聯解體,真的是一場金融風暴[11],中南海的領導人,與其惶惶不可終日呢喃着「更無一個是男兒」,倒不如認真想想到底香港的成功條件,看看這邊可以提供什麼支援吧。

不過,為求「民心回歸」,竟然要用催淚彈….. 會有幫助嗎? 看來反而是有點「自殺」噢。回頭看看中國的官方立場:金融穩定也是國家安全的一部份….於是乎基於「有利中國」以及「國家穩定」,對於即使是中科院的「自己人」易憲容之類的專家意見,看來也不會聽的了。





[2] 同上
[3] 網誌 2014913 【信用評級又關政改什麼事】http://alexstshiu.blogspot.hk/2014/09/blog-post_13.html
[5] 易憲容 [貨幣戰爭誤導與流行的社會基礎] 廿一世紀雙月刊 20086月號 107http://www.cuhk.edu.hk/ics/21c/issue/articles/107_0803064.pdf
[8] 網誌2014718日【為什麼中共怕佔中:金融數據的啟示】 http://alexstshiu.blogspot.hk/2014/07/2014-6-15-httpwww.html
[9] 網誌20141113日【從滬港通和佔中再看中國金融大博奕】http://alexstshiu.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13.html
[10] 網誌2014720日【中國金融風險的由來】http://alexstshiu.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20.html
[11] 網誌 2014815日【蘇聯解體:金融風險的說法】http://alexstshiu.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15.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