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日 星期一

電車司機的兒子沒錢吃飯

剛看到昨晚的新聞,一位報稱是電車司機的中年男士老淚縱橫,哭訴「因為佔中而沒有了加班費」,於是兩個在學的兒子「連吃飯的錢也沒有了」,繼而指控是「佔中份子剝奪了他兒子吃飯的權利」[1]

剛好同時新聞也播出,在德國的前納綷集中營遺址,一塊著名的鐵閘大門被偷走。而這道鐵閘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鐵閘上大大隻字寫着:Arbeit Macht Frei,意譯為「勞動令人有自由」。原意是用來提醒裡面被關押為奴隸的人,不接受奴役你就要死。[2]




對於一眾食雞汁大的師奶大叔來說,那位老淚縱橫的電車司機不止言之有理,簡直是感人肺腑、天地動容之至。但對於早已開了眼界,知道世界是什麼一回事的年青人來說,兩件事情擺在一起,那才是「事實的全部」。

什麼事實?

首先還原基本步,看清楚那位電車司機的指控:兒子之所沒有錢吃飯,是因為「加班費」沒有了。

什麼意思? 就是這位大叔的「正常收入」,其實本來也不夠錢讓他的兒子吃飯,他必須「加班」才夠錢讓兒子吃飯。看清楚了沒有?

大家再細心想想,大家出盡了幾十年的努力、終於爭取到「最低工資」之後,照道理「在職貧窮」的問題應該得到了舒緩才對呀。而政府的公告顯示:根據政府統計處(二零一三年三月二十日)公布的數字,五月至六月本港僱員(不包括政府僱員和《最低工資條例》所豁免的實習學員、工作經驗學員和留宿家庭傭工)的每月工資中位數為$14,100,較二零一二年五月至六月的中位數($13,400)高5.2%[3]

換言之,梁振英完全沒有講錯呀,月入低於萬四文,真係唔使當佢係朋友囉。

想請問這位電車司機先生,梁振英是不是你朋友呢? 須知電車公司是由跨國財團擁有的交通基建項目,照道理他的老闆不至於「寒酸」到要「扣飯鐘錢」吧? 沒有呀! 而起碼他的工作仍然存在,也沒有被炒魷。唯一不同的,只是沒有了「加班費」而已。而居然這份「必須在正常工作以外加班的收入」才足夠他一家人基本的溫飽。倒過來想想:實情是,他的正常收入根本不夠溫飽。

那麼佔中那班小朋友在爭取什麼呢? 就是爭取一個公平的政治環境,防止政府一面倒向財團傾斜,確保社會有正常的收入分配。說到底,就是不想這位電車司機在學的兒子捱肚餓! 

而梁振英呢? 基本上講得很明白了,就是這位司機大叔月入唔夠萬四,千祈唔好要求任何政治權利。於是這位司機大叔可以繼續做他的現代奴隸,「不加班就別想吃飯」。而至於查史美倫,就更加連語言偽術也省掉:一班黑奴也要「解放」過百年才能有平等呀….言之下意,香港的打工仔,其實和黑奴差不多而已,吵什麼?

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分清楚了沒有?

其實勞工團體不是沒有察覺這個荒謬的情況,而且圖文並茂地向公眾早就展示了出來。所謂「深層次矛盾」,其實真是簡單到不得了[4]。只可惜,有一些所謂勞工團體,心中所「愛」的對象,原來不是勞工! 那又不知如何說起了….

 這幅圖表,不用解釋了吧?



其實香港都早已「回歸」偉大的祖國十七年了,而納綷的集中營也早已關閉了將近七十年,居然集中營上的牌匾仍然有這麼頑強的生命力,到了廿一世紀,仍然有這麼多「人」,仍然要背負着這種奴隸式思維「不加班就別想吃飯」。

其實這個真人演譯比起什麼政治宣傳都更有說服力:在一個公民權利不受保障的社會,大家唯一能相信的「法治原則」,就是

Arbeit Macht Frei


假如不想這樣,又可以如何? 例如好像魯迅筆下的【藥】一般,把廣場上的學生拿去殺頭,然後拿鮮血烤一些「血饅頭」出來,好讓這位司機大叔的兒子好好吃個飽,好嗎?


8 則留言:

  1. citation cite到去C drive, 請執執
    file:///C:/Users/alex.shiu/Documents/

    回覆刪除
  2. 繼續抱歉, 我只是在 word 起草之後抄過去上網, 未有時間整理, 多多包涵

    回覆刪除
  3. 蕭先生,拜讀你的文章,當中看到有矛盾的地方,特在此請教.

    文中你提到:[須知電車公司是由跨國財團擁有], 還有[佔中那班小朋友在爭取什麼呢? 就是...防止政府一面倒向財團傾斜].
    由此能否推論佔中所爭取的會使到電車公司(財團嘛)的收入更低,該名電車司機的底薪更難跟上整體的經濟的上升?

    如果從香港過去十年電車的經營環境/電車公司的硬件同軟件投資等等的因素去分析為何電車司機的底薪跟不上整體的經濟,
    是不更為客觀和合當?而不是一刀切地指這是"政治環境,政府一面倒向財團傾斜"所做成的.

    基於各行各業的營運同賺錢能力不同,其從業的底薪自然有高有低.
    也基於每人年齡/技能/專長不同的前提下,尤其是中年人或以上的前輩在所能承受的轉職的風險相對低,
    所以文中的電車司機自然不能像年輕人一樣去"轉型"去從事底薪較高的行業,只能留守於自己擅長的職位.
    再基於各人的家庭負擔/志向/想要有的生活水平有別,為了滿足各自的經濟需要,以自由意志去決定加班與否從而賺取額外的收入,
    而社會也有如此的機會,這不是香港人一直引以為傲的"獅子山精神"嗎?以"奴隸式思維"來形容合當嗎?

    最後,想問問梁振英當天是否真的表達"月入唔夠萬四的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願間其詳.

    回覆刪除
  4. 謝謝來函, 頗長, 逐一回答

    1. 邏輯問題 - 矛盾是指某論述包含令該論述不成立的因素, 因而邏輯上不可能成立, 對於意見不同, 而各有可能成立的論述, 不能概括用矛盾論之, 極其量稱為歧義

    回覆刪除
  5. 2. 事實問題, 所謂電車公司盈利跟不上經濟發展, 而佔中是導致此一 "滯後" 情況出現的原因, 查電車公司在 2009 年由法國 Veolia 集團自Wharf 手上收購一半股權並加以控制, 佔中在2014年8月底才發生, 又想請問佔中如何倒轉頭在多年之前預先影晌電車公司的薪酬結構呢? 本身不合理, 不會因為後來出了另一件事而會令致當初的結構變成合理, 這個邏輯反而想請你解釋一下

    回覆刪除
  6. 3. 事實問題 - 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也沒有留意 - 電車公司的主要投資, 包括基建, 列車, 車廠以至供電系統等等, 差不多幾十年前經已完成, 因此從經濟分析來看, 資產是完全折舊, 而開支主要只是日常維修以及人工; 所謂 "軟硬件投資" 此說出自何方? 也又願聞其詳

    回覆刪除
  7. 4. 再一個事實問題 - Veolia 2009 年入股之時, 所披露之財務資料, 顯示電車公司每年收益達到二億港元, 如果真的是經營出了困難, 到底困難又有何成因? 法國 Veolia 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營辦商之一, 論財力論技術, 不至於在香港經營不了一間百年老號吧?

    回覆刪除
  8. 噢還有, 當年交易的 "一半權益" 作價是一億歐羅, 折合超過十億港元. 除非買家是白痴, 否則這種價錢只反映了一個事實, 就是這盤生意很值錢. 追不上經濟發展? 看來是香港人不知道自己幫人賺咗幾多錢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