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為什麼讀工程的有那麼多億萬富豪?

剛看新聞,看到這個專題。一言驚醒,這個話題幾十年前就已經講到通晒天。不過原來幾十年後,這個話題仍然是熱門。

有圖有真相,最新國際統計如下[1]:以個人擁有的平均財富來統計,排第一位的都是拿着工程學位。



而這個統計所揭示的「集中程度」簡直高得驚人,據報全世界最有錢的100個人,有1/5在大學時是讀工程的!




其實這個也只是「相對論」的問題而已。讀書讀得好,或者個人醒目啲,也一樣可以發達。起碼李家誠應該只係讀到中學,連大學都冇掂過,又自然不能一竹篙掃晒所有可能性。 而大部份香港學生喜歡讀商科,看來也頗合理,因為從統計上來看,只是排在工程之後,於是始終「穩陣」一些。

但有趣的是,有那麼多發達人是讀「藝術」的。而「統計外」的「未知素」是「沒有讀過大學」。應該說是「沒有讀完」也可以,其中表表者當然是 Bill Gates 啦。香港的富豪組合就更加唔使多解畫。

不過同時同一份報告又有另一個啟示,就是「讀」什麼和「做那一行」,又不一定有什麼關係。因為「發達之路」結果又係拐個大圈,又是回歸到「金融」。




但以個人經驗所見,這個現像也又不算太奇怪。因為所謂「發財的地方」,應該只是用「最後」一步來統計,要不然「非牟利社會機構」居然也會榜上有名排第四? 既然講明是非牟利,又可以如何用來發財乎? 可見這個統計只算是「現時職業」之類,也不要忘了,Bill Gates 真的是全職做慈善去,那是「發財之後」的事。

可以這麼講:上面那個圖,應該是「發財之後」的錢都用到那裡去才真。而看來有錢人最喜歡的,還是「錢搵錢」噢。因此金融是永恒不衰的行業。有錢閒着不冒險的,就放在地產保值。想搭順風車的,像畢菲特,就投資到人家的工商企業、讓別人替你賺錢。只是勢估不到,原來真的有錢閒着沒事幹,就去搞搞名牌時裝什麼的,也是一個好玩意! 又或者反過來看,搞時裝名牌的,才是世上最順風車的行業,因為有錢人沒事幹就去買名牌! 你想不發達也不行。

閒話不談吧。由工程轉金融,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應該是 GE Jack Welch,正正就是工程師出身、最終專注做金融服務而大發其財。固之然 GE 本身是一家早就發了財的工程工司,因此可以由這個途徑出身發財的,不可能不是讀工程的嘛。但以工程人來從商,起碼有一點是和只是讀商科出身的大有不同,就是「認真程度」。這點也是親身經驗之談。

因為讀商科的,由頭到尾都是看數字。大不了就改一改條數來遷就一下。但是工程的人,思維方式就完全不一樣。第一是「大話怕計數」,一條數,計得出還是計不出,不能憑空想像! 因此讀工程的,本來就是「數口好」嘛,再加上工程思維的培訓,真的是「咬住數字不會放」。而另外一種思維模式,是對「風險」的感覺。只搞數字的人,對於數字出錯的後果、和一個工程師對數字出錯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只看數字,錯了就錯了。但工程師計錯數:會死人的!

將兩者加起來,就會明白:一個既會咬住數字不放、而對風險感覺極強的人,做起生意上來會怎樣? 輸少嬴多囉!

而且對於「創新」這回事,也又真是「有志者事竟成」。不是硬着頭皮頂硬上的,也又很難走這條創新之路。於是乎可以最後排除萬難、掘到金礦的,自然又是上天眷顧那個肯死捱的計數人了。況且….的確在商科講「創新」,都又是閱讀人家的個案;但一個讀工程的學生,每日都是落手落腳在搞實驗,基本上是被迫每日都要搞創新呀。成功與否倒不是重點,實在是「創意」這個能力,應該也不是天生的、後天的操練也很重要。

所以要是讀商科而又想訓練一下這種工程師的思維和創新能力,最不吃力的,算是「電腦程式工程」吧?

不知道類似的研究,在香港有沒有做過? 總不成每天都抱怨年青人不努力。實在要往那個方向努力,也得要有個科學一點的說法呀。


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香港本土衰邊瓣? 唔讀書囉

假如一種社會種運動缺乏理論基礎,這種社會運動只能吵鬧一段很短的時間。而過後很快就會被忘記得一乾二淨。對於目前種種吵個不停的所謂本土路線爭拗,看來也差不了多少。
很多人也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事實,就是香港由開埠到「被回歸」的時間,是 155年。而到底155年在歷史上是短還是長? 對於「老愛國」來講,所謂「歷史長河裡面的沙沙石石」,那當然是「微不足道」啦。之不過稍為認真地讀過歷史、而不是人云亦云的,都不能否認 155 年的相對意義實在非常重大。
試比較一下,就可以發現到底155年是一個什麼概念:
世界歷史上由「沒有德國」開始,歐洲中北部一個落後地區的「大雜燴」泛日耳曼民族,由普魯士王國在1870年領軍擊敗法國、在1871年打造成統一的德意志帝國,這才開始有「德國」這回事。再由民族主義擴張期間,由1914年到1945年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到希特拉的「第三帝國」滅亡。在分裂狀態之下重新發展到1990年東西兩德重歸統一。德國再一次登上世界經濟巨頭的位置,並且主導着歐洲1992年「馬城條約」完成歐盟統一。
這整個「德國」的演進過程,全部都在「香港」的殖民地歷史時之內發生和完成! 全部只用上121年。可以這麼說:整個現代德國的歷史,其實比香港建埠的歷史還要短! 德國本身不知被戰火摧毀破壞過多少次然後浴火重生。但香港一直都是在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裡面自由演進和累積經驗。難道香港只是一個「時間囊」而絲毫沒有自身的演進沉澱? 這個有可能嗎?
當香港的教育制度不再是製造英殖時期的那種割裂的、功利的、自私和自我矮化的順民,而是要求青少年從自己處身的社會去認識自我。而香港作為一個獨立演進了155年的社會,新生代從這種思想釋方之中又會找到一個怎樣的身份?
由此觀之,香港本土這個話題又怎會沒有材料可供研究。之不過回頭看看香港本土運動的所謂理論基礎,又真是乏善可陳。
最近輔仁媒體有文章研究這個話題,也只能得出一個近乎擺地攤的情況。[1] 其中提及的「主流」包括:城邦派、自治派和港獨派。
文章作者的區分如下:
1.   城邦派:是論述較多的派別,主要是以:城邦三部曲作主調(城邦論、城邦論II:光復本土及城邦論III:邦聯論(未完成))主張以邦聯方式聯繫:港、澳、台、中等四地,又以港界北移來擴展香港地積至東莞及惠州,最終成立:大香港城邦(獨立?!)。
2.   自治派:主張大陸政府落實一國兩制的兩制為主體,因為大陸太腐敗不坎[堪?],堅持港中一定要分隔,井水不犯河水,保持三權分立,經濟體系上的自主,要求高度自治。本來自治跟城邦是同一理念,但在堅持港中分隔問題上產生了嚴重分歧,導致往後分渡洋飄[分道揚鏢?]
3.   港獨派:主張香港跟大陸完全脫離,以星加坡作實例,爭取香港獨立成國,行動上亦較為激進。
至於這個分析是否準確, 那倒不是重點。重點是沒有一致的理論
綜觀各種不同流派的出現,其實也真的是很近期的事。這個也不奇怪,要在十多年之內追趕人家百多年的思想建設,短期之內自然就是核爆一樣的百家爭鳴。但長遠來說,不可能不出現一個統一的本土論述。因為客觀社會發展早已出現,現在是理論不足以解釋現象。誠如文章作者所言:以往以「大中華」為主的價值,及以「和理非非」的抗爭模式,大眾亦開始抗拒,不久可能將被慢慢淘汰。但至於是否真的就只是「必然被本土意識所取代」,這點倒是言之尚早。因為要是本土派仍然只是流於口舌之爭,而不能集中精力去鑽研理論,那麼香港這個社會,也許不會有很長的耐性去等理論成熟。到時候有其他的理論出來一統思潮,本土派想繼續吵鬧也吵不出什麼光景來。而這個情況,在幾十年前就經已發生過。
1967年的暴動之時,其實香港人是在醞釀「自主」,從而對民主產生訴求。英國人以殖民主義的手段來鎮壓,當然不可能把民主訴求長久遏抑下去。所謂「本土訴求」,真的是早已有之。只不過是被「暴力革命」的毛派理論吸引了過去,從而被騎劫為「反英抗暴」而已。到了楊光領導的「革委會」放火燒死了電台播音員林彬之後,左派立即原形畢露、最後狼狽收場。
六七暴動是左派統戰失敗了,但由於本土理論仍是一片真空,於是不久之後,左派又來「借屍還魂」。由「學聯」繼續領導大學生,從而成功統戰了一整代青少年。不過又是好景不常,到了1976年四人幫被打倒之後,「國粹派」灰頭土面、變成過街老鼠。不過本土理論仍然是得個吉,於是又有表面上打着「和平理性」口號的「社會派」出來領導輿論。這個派系的所謂「民主回歸」,其實只有「回歸」是真、「民主」是假嘛。香港本土的民主訴求,再一次因為理論真空而落入統戰系統的口袋。
其實當時香港人反英而已,為什麼一定要「統一」? 而統一也罷了,為什麼「宗主國」不是孫中山創建以及負責抗日的國民政府? 起碼在1972年之前,國民政府好歹也是聯合國代表噢。
對於本土理論應該如何研究這個話題,早在1923年,孫中山先生重訪香港大學之時,就已經道中一個十分吊詭的情況[2]。按當時孫中山所講:
從前人人問我,你在何處及如何得到革命思想,吾今直言答之:革命思想,從香港得來。回憶三十年前,在香港讀書,功課完後,每出外遊行,見本港衛生與風俗,無一不好,比諸我敝邑香山,大不相同。….,而內地已數千年,何以香港歸英國掌管,即佈置如許妥當。因是返香山與父老斟酌,各父老莫不謂然。
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很直接的講,就是在香港留學之時得到啟發。而至於香港和中國的分別,在於中國幾千年來也改變不了的東西,在英國人管治之下,短時間之內即已改變完成。而即使是對國際事務和理論一竅不通的鄉親父老們,也是「一點就明」。
至於孫中山先生當時的「大中華思想」,他是這樣講的:
深願各學生,在本港讀書,即以西人為榜樣,以香港為模範,將來返國,建設一良好之政府
孫中山講到明,中國學生要向西人學習、以香港為模範。這個算是什麼「大中華」? 也又和鄧小平一樣,講到明「以香港為模範」嘛。因此香港與中國,根本就是「大有不同」,而其不同之處,是去到「中國數千年」不能解決的難度。因此「要以香港為模範」。
不過怎麼「本土派」的論述又不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呢? 為什麼其後居然在一群逃離共黨統治的難民之間,會由主張「回歸」的派系出來領導輿論的呢?  可見本土派一日形成不了自己的理論系統,民意早晚也會被統戰過去的。正所謂前車可鑑、書到用時方恨少,本土派的大敵是不能確立自己的理論去說服和領導社會大眾呀。





[1] 輔仁媒體, 2014315日《認識本土派的入門初階》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4/03/15/66360

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民調民調何時了?


又見各式民調蜂湧而至。每當抉擇時嘛,停不了的「調」。香港人,真該煨。其實一日沒有正式公投,所有民調都是廢話。
話說今次仍是有關2017年的所謂「普選是否袋住先」的問題。而當然官方欽定的民調,出爐的自然是「袋住先」佔大多數,這一點在上次的文章都有提及了詳情[1],不重複了。
今期新料是「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2015315日發表的「香港民意與政治發展」調查結果。[2] 內容除了「袋住先」之外,還有其他細節,先按下不表,談了主題「袋住先」。
是咁的:民調結果顯示46.9%的受訪者認為立法會應該否決,認為應該通過的有 40.2%。表面看來,仍是「通過」的「佔大多數」云云。不過當中有個「手尾」,就是「到底肚裡面條蟲」在想什麼?
答案在後續問題的表態:如果政府公開承諾2017年後會繼續改革行政長官普選方法,市民認為立法會應否通過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方案。在這個「假設」之下,同意袋住先的比例即時跳升到57.7%! 而否決的即時插水到33.5%
至於這個民調「極度不專業」的技術問題是:在得知這種「抱有希望改變的可能性」之後,調查人員沒有回到上一條問題,就是反省:到底贊成袋住先的那個46.9%受訪者之中,有多少是因為「假設了日後可以有真普選」而贊成袋住先? 明白這個「重覆思考」的重要性嗎?
其實同樣的民調災難在1984年早就發生過。上次我也有賣個關子,今次可以和盤托出了。就是在「應否回歸中國」這個重大問題上,當時中英雙方簽署了「聯合聲明」之後,港英政府所造的「民調」[3]。請參考「香港前途協議草案是否為香港人接受 為測試香港民意的安排」民意審核專員辦事處報告書,特派監察團報告書。
當年港英政府和中國政府「閉門會議」兩年之後,出台「中英聯合聲明」,而且中方講明「港人如不接受,將不會另外協議」。換言之,是刀子架在脖子上,只有「接受」與「不接受」的兩個選項而已[4]
而英國佬自知民情如何,於是兜個大圈,不搞公投,來一場大龍鳳,搞「民調」。還煞有介事的,成立了一個「專員」來辦事。但就是不直接問市民,而是由「民意代表」來表態。不過不是民選立法會議員,不要很傻很天真啦各位。1984有鬼民選議員咩,那是「汪洋中的一粒米」的比例而已。所謂「民意代表」,是全部用「機構」來做單位的,包括:行政局、立法局、市政局、鄉議局、區議會、各類組織及團體,以及 (登燈登凳) 意見調查!
以當時大部是委任的議席來看、以及由各式利益代表的團體來看,所謂「團體意見」幾有代表性,大家時空跳躍回去1984問下人家肚裡面條蟲吧。尤其是當時即使是民選代表,還是「民主回歸派」當道的年代。亦即今時今日,被溫馨地尊稱為「大中華膠」那一批「心繫家國」的老愛國。因此報告中顯示,由香港電台對「民選區議員」的電話訪問部份,97%認為安排可以接受! [5]對於「民主回歸派」把香港送到大陸手上這一點,是百份百證據確鑿的噢。至於法律專業團體,和今時今日的內訌並無二致,大律師公會表示「未能通過議案,決定是否推薦草案」而香港律師會則表示「不宜以集體方式發表意見」。死未?
不過真正有趣的是「民意調查」這一點。其實和2015年「隔着時間空間的河岸….相視而笑」[6]
事關在該報告之中,就「公眾意見調查」方面,的確和今時今日的「電話訪問」類似。而當時是委托了「香港市場研究社」來進行「上門訪問」的。當時的確沒有什麼專門做民調的專業機構嘛。[7]
而這個「調查」的結果顯示:就中英協議的安排,71%表示「幾好」而10%表示「非常之好」。而港英政府就拿着這個數據,大聲疾呼:香港人81%表示「接受中英協議安排」。
香港的「和平回歸」就是這樣「一錘定音」下來。
但其實這個所謂「表態」的水份又如何呢?
第一,  其實當時的研究機構還未呈交詳細的報告,政府是基於已呈交的「資料圖表」來撰寫的! [8] 換言之,所謂「主要民意」,實在是小學雞在「看圖作文」而已!
第二,  對比另一組調查,由「香港成人教育協會」所發出的「問卷調查」回覆,只有14%表示「接受」而39%是在「有保留地接受」,另外44%是「在無從選擇之下接受」
第三,  廿五歲以下受訪者的保留意見主要是「希望香港有直接選舉」[9]
第四,  按香港政府保安科統計估算 (賽後檢討) ,在「聯合聲明」公佈後,香港精英移民海外人數接近二十萬。有些民意是用腳來反映的噢。這種「投奔怒海」的數字又反映了什麼呢?
由以上的「註腳」可以看得出,即使是「回歸」這件大事,都是「甚有水份」的一種表態。如果要拿個「照妖鏡」出來的話,可以參考更早的「民調」。例如在1982年,中英談判剛開始,而中英尚未有正式協議之前,由「香港革新會」 委托市場調查公司進行了電話訪問。
當時的結果顯示:最多只有6%的港人願意「回歸中國」![10] 而絕大部份民意都是一面倒地希望「維持現狀」的。港英政府當然不會大肆宣傳這個民調結果。但對其後英方對於某些立場可以「企硬」,又實在不能抹殺這個民調的作用。
從以上的歷史足跡可以看得出,民調這東西,從來都是用來方便政治家操弄民意的。當年英國佬還可以卸膊,推說是「香港人還未習慣投票」。Ok, 物換星移幾十年後,這個講法還講得通嗎?
因此為免再有任何不清不楚,其實「公投」是最真實可靠的民調吧。因為在民調裡面表達意見是沒有直接後果的呀。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對一個確實的重大決議,難道不應該認真拿出一票來表態嗎? 不公投,就無論如何都講不過去。
至於「沒有法理基礎」這點嘛,笑死人咩….難道民調比投票更有法理基礎?
至於「肚裡面那條蟲」這個問題,當年英國佬是基於「保密理由」,將所有原始調查資料「銷毁」掉的。之不過,就在當年那份報告的附錄一[11],有關「工作人員」的清單之中,大大個名寫住「曾俊華」。
wow, 原來文件考古都很有趣的噢:當年回歸民調,可以銷毁文件,但銷毁不了有份看過文件的人吧? 有請鬍鬚曾先生出來,幫大家解下畫囉。
 -----------------------------------------

[1] 201534日網誌【飯民隨時袋住先】 http://alexstshiu.blogspot.hk/2015/03/blog-post_4.html
[4] 見「報告」第10頁背景說明
[5] 見「報告」第16
[6] 錢鍾書先生, 「說笑」
[7] 見「報告」第16
[8] 見「報告」第163.16段說明
[9] 見「報告」第17頁「涉及青少年的意見」
[10]蘋果日報 2014211 32年前一項沒有「出街」的民調》http://www.scribd.com/doc/198196021/1982-Future-of-Hk-Poll
[11] 見「報告」附錄一, 辦事處組織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