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地近中華帝國邊陲,一向視為蠻荒地帶、不被所謂中原的霸主看重。但實在總結了多次中原大亂的經驗之後,任何逐鹿中原的霸主都不可能忽略了這個所謂南蠻邊疆的戰略重要性吧?而雲南在中國的大分裂歷史裡,的確反映了某種模式,就是「外重內輕」所造成的顛覆效果。
中原政權的最近幾次覆亡,都出現過一個相同的「南逃現象」。當中最著名的南逃,莫過於明朝開國期間的「靖難之變」。明惠帝據報向南逃遁、離開了大明國境;而其後永樂皇帝策劃的「鄭和下西洋」據說也是為追蹤惠帝下落云云。那當然,應該是虛㨪一招轉移視線居多。不過永樂大帝重用三寶太監鄭和,那倒是千真萬確。
至於南明的末路,不是所謂的國姓爺佔據台灣之後被剿,而是國姓爺也要遵其年號的「永歷皇帝」經雲南逃往緬甸,被捕交回之後,在雲南昆明被吳三桂所絞殺。可見明亡是先在雲南、而不是後在台灣。而吳三桂滅明之後,決定擁兵自重、打死不肯離開的軍鎮,也正正就是坐落雲南。吳三桂作為「三藩之首」並在當地籌備反清,雲南的地位可見一班。
但再之前的宋朝皇帝倒沒有那麼好運可以跑得那麼遠,宋帝昺一行人員,就在香港宋王台稍為駐扎之後,想往海路想再向南逃的時候,被元軍在珠海崖山截擊所滅。(其實又都是漢人張弘范率漢人海軍追殺而已,蒙古人那裡懂開船的?)而宋人之所以未有從陸路向雲南逃跑,只不過是因為雲南在唐宋兩代,都「不是」中華帝國的地方而已,作不出一個「自古以來」。而有看過《天龍八部》的,應該都不會忘記了,那裡還有一個「大理國」吧?而蒙古早就盯上了雲南,就趁大理的段氏王朝內亂,忽必烈派人經由西路突襲而拿下。蒙古在發動海上追殺南宋殘餘之前,基本上已是東西兩面形成夾擊之勢。宋帝昺逃到廣東之後,被迫投奔怒海,其實是陸路被截,實在也是迫不得已噢。
而前面提到鄭和,大家也又不要忘了這段歷史要一起來讀才有意思:鄭和本家是元朝時候由中東移民而來的伊斯蘭先知世家;家族到雲南後一直都是當官。直到元朝末年,明朝軍隊攻陷雲南,才結束了這段「外族統治雲南」的歷史。不過客觀事實就是:由唐朝開始往後近一千年,雲南也不宋朝明朝的漢族統治範圍呀所謂外族,似乎應該是指漢族才對。
至於滿清覆亡,也又和西南局勢密不可分。清末的多場大亂,連號稱富庶的廣東都難逃一劫,除了鴉片戰爭之外,還有土客內戰以及太平天國內戰等等不一而足。反而西南一面,包括四川雲南等地幸未遭殃。而西南地區其實也是「漢化」得最遲的地方。到了滿清雍正年間,仍在大搞「改土歸流」,企圖由中央官員取代原本的各地土司。因此西南地區除了仍是保持最多元化的民族原生態之外,對於「中央」的心理反抗也是最為明顯的。
而割據雲南作為起兵基地的,最著名莫過於清初幾乎倒戈成功的「平西王」吳三桂了。不過以一個降清叛將的身份來號召反清,似乎又真是難度甚高了、甚至有點搞笑。但這個以雲南對抗中央的形勢,一直也變化不大。
清末之時,雲南本來也無甚大事,只出了一場「中法戰爭」以中國戰勝法國為結果。雲南正一山高皇帝遠嘛。但隨著法國從越南繼續北進,企圖佔據更多殖民地的時候,清廷急於加強雲南邊疆防務;最後由雲貴總督錫良督辦「第十九鎮新軍」,按袁世凱的全國建軍計劃,在昆明建立起「講武學堂」,延邀日本教官協助辦學培訓新軍骨幹,以備防務。但同時大批留學日本的「進步青年」也剛好趁機大量滲入軍校,搖身一變成為了潛伏的革命軍。而其中雲南軍閥唐繼堯,本身就是雲南本土人士,留日時加入同盟會成為地下革命黨,也是到了昆明講武學堂以日本陸軍學校畢業的身份,在昆明的講武學堂出任教官。辛亥革命第一個起來響應的,正正也就是唐繼堯所率領的雲南新軍。革命成功後,唐繼堯順理成章出任「雲南都督」。可見雲南一地,作為中央邊長莫及、蠻夷雜處之地,人心並不歸順天朝,加以極為容易滲透,也許正好就是最易儲蓄革命力量的地方。
而除了響應武昌起義而一起推翻滿清之外,雲南大大出名反而是後來倒袁成功:由雲南起兵組成護國軍,響應國民政府,終至推翻了看來是強人的袁世凱。
不過仔細審視一下歷史立場,也許大家也要重新考量一下,到底其後與唐繼堯一同籌備「倒袁」的蔡鍔,由雲南帶頭組織的《護法戰爭》又是否真的只能黑白二分地定性為「保護中華民國」?也又要打個問號了。
何解?
袁世凱復辟帝制可能是最大的「假想原因」了。雖然稱帝固之然可笑,之不過對於各地督軍來說,最可恨的反而是「集權」呀。亦即袁氏之所以捅中了這個「削藩」的馬蜂窩,才是被各地督軍聲討的最大原因,而所謂反對「廿一條」也好、反對「稱帝」也好,也只是比較現成好賣的罪名而已。
其實參考一下正史的說法,就會明白這個黑白顛倒的事實本質了。
漢景帝當年起用晁錯建議,大力削藩,結果迫出一個「七國之亂」出來。假如是以中史的「中央」角度來看,難道大家會指責漢景帝削藩集權會是「倒行逆施」乎?而蓋棺定論,袁世凱其實罪名和吳三桂也又一模一樣而已,就是自己推翻了本來的皇帝,而結果又是自己要來做皇帝,那麼往後那一個督軍不能做皇帝?要等你袁大頭來逐個清算?不反你才怪嘛。
所謂成王敗寇,假如當年漢初七國起兵滅了景帝,由吳王劉濞來坐了漢朝江山,可能正史又要倒過來寫了吧?
中國史觀的不可靠之處正是如此嘛:全部都是由勝利者後來所寫的呀。
而清末民初的雲南之所以有此巨大能量,其實也又是享受到「邊疆」的機遇而已。雲南正是由於與天朝中央不論心理上以至地理上的相對隔離,於是乎在經濟發展上,也是同樣的「離經判道」。
例如種鴉片這回事,在中國形成本土化之後,就傾銷到連鬼佬也難以圖利。而其後在一眾革命黨的良好意願改革之下,在種鴉片的基礎上竟然又跑出了種煙葉的事業來!從此「雲煙」這個字,就包含了兩重意思,一個就是「大煙」鴉片,另一個就是「洋煙」各式現代化的煙葉。而除了「雲煙」之外,其他的經濟作物也都大放異彩,與天朝的「以糧為綱」農業格局又截然不同。
而法國的印支半島殖民地,也受益於雲南的相對獨立,大做其自由貿易生意。越南人的大煙供應,看來也又是向中國感恩了。雲南的經濟獨立程度如何?雲南政府發行的「滇幣」比起中華民國的法幣更為穩定可靠,而且也是中國第一個省份有錢組建空軍的(先前由1912袁世凱組建的中央南苑航空學校比較短命也沒有實際戰績,反而是1922年成立的雲南空軍基地,支援得了抗日戰爭的空軍陣容)。
再從鐵路基建的建設標準來看,雲南舊鐵路的標準其實是法國的標準,有去過「邊境」參觀的,都不難發現,雲南原本的鐵路網,是向西南接軌到法屬印支半島的,而於1910年落成的《滇越鐵路》,其實就是由法國工程程設計的窄軌鐵路(較為輕便易於穿山過嶺),而鐵路基本佈局,是為連接越南的海防港、直到雲南的首府昆明,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國際鐵路;而且是涵蓋由海港、山嶺、直達內陸的多功能鐵路,由法國在越南建立的「滇越鐵路公司」所擁有和管理。可見雲南實際上「不是中國」....... 除了革命黨的一片「忠心」之外。而的確中國的政府,也只是趁法國在二戰投降德國之後,於 1943年乘機「斷交充公」而變成中國的資產。戰後即使大家都坐進聯合國,仍是賴皮不肯歸還。
從大勢來看,每次隨著天朝的中央政權崩潰,中國的邊疆反而被釋放出來變做前線,結果形成一個「外重內輕」的格局出來。也許這種客觀經濟觀,才更好解釋中國的大分裂沿革吧。
後來唐繼堯的手下龍雲也革了唐繼堯的命投靠蔣介石、被蔣介石視為義子,並被委任為雲南督軍,就更加突顯了雲南這個
「造王者」的角色了。在抗日戰爭時期,龍雲繼承了蔡鍔一脈的強烈「民族意識」,極力效忠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支援了國軍退守西南的大局,並且力保英美盟軍一同修建的「滇緬公路」,保證了盟軍由印度支援國軍的補給路線。中國抗日捱得到最後勝利,雲南一省功在首位才對。
但其後龍雲又被中共統戰了過去,以「民族主義」和「民主共和」為理由、反對國民黨獨裁腐敗,最終反蔣。其後雖然龍雲在雲南地盤被搶,但國民黨始終管治不了雲南。而有黨國第一大功的龍雲倒戈投共,相信也為後來國民黨的人心離散設定了死路。
不過講到「民族大義」這回事,也又真是相當諷刺。皆因龍雲其實是彝族人,原名納吉岬岬。當初只是信了共產黨的「多黨民主」和「各族融和」的主張而形成一種幼稚的民族和民主錯覺而己。也有一個說法是:假如龍雲不是被統戰部門搞成開明左派,老蔣決不至於要大義滅親和龍雲反面云云。也許一個更正確的說法是:中共明顯是「策反」專家嘛,老蔣又怪得了誰?中共統戰了張學良,結果出了西安事變,剿匪功敗垂成,中共驅虎鬥狼,老蔣和日本仔兩敗供傷,中共坐收漁人之利。而其後又策反了龍雲,廢了雲南這個重要的後防基地,老蔣眾叛親離、無路可退,不能像抗戰時一樣躲到西南去,最終丟了江山敗走台灣。
從宋元明清甚至民國的歷朝經驗來看,日本仔應該是讀錯歷史了吧?所謂「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其實是不是要反轉將地圖來看才對?要征服中國,必先要征服雲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