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沙士的瘟疫, 在中國歷史上並不缺少, 歷代都有。但實在影響有多大? 會否造成皇朝傾覆? 這個問題, 在 2020年的春季忽然又冒了出來。
最早有系統記載分析的, 也許算是借黃帝之名而編輯春秋戰國驗方的《黃帝內經》吧, 而東漢張仲景的《傷寒論》才算是有名有姓, 詳論季節性疫症的著作。而魏晉又有比較明確的文字, 提到一場疫症可以死多少人。參考《曹丕, 與吳質書》, 提到「昔年疾疫, 親故多離(罹)其災, 徐陳應劉, 一時俱逝。」建安二十二年, 有記載瘟疫流行, 建安七子, 全部都是高門仕族, 幾乎一次死光。而曹家是王族, 尚且「親故多離其災」。可見當年的疫疾, 殺傷力絕對不弱。而張仲景自己在《傷寒論》自序就這樣說明: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原來張仲景之所以專注分析「傷寒」, 正正就是這種季節性疫症殺了他的宗族大部份人, 十年不到, 二百多人的家族, 死了三分之二, 而當中死於傷寒的, 是十居其七。而張氏家族, 是高端人口啊, 也精通醫藥, 尚且如此, 一般老百姓景況如何, 又可能比這個更糟糕。
如此看來, 今時今日所謂致命肺炎, 應該比不上古代的殺傷力了。
不過這種殺傷力, 最初又似乎和皇朝命運關係不大。也許因為中國自古就有一種「天命」信仰, 要是皇帝「有道」而天下太平, 自然也會少瘟疫。而每當「天下無道」戰亂四起, 才會有瘟疫出現。這個唯心的因果次順, 似乎是倒過來的。也不奇怪, 因為中國古代, 人均壽命本來都不太長, 三四十歲左右吧,能活到七十歲的, 算是「古來稀」了。「韭菜」這東西, 也許是最好的寫照。既然本來就是粗生粗養, 反正人多。人要是死多了, 只要有足夠人口存活下來, 過一陣子, 也又好像問題不大。
至隋唐時期, 都有記載大型瘟疫。不過都只是遍及部份地區。例如山東、河南等等, 當時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反而宋朝的記載不多, 只是與蒙古交戰時期才多記載。元朝比較大型的疫症, 反而是黑死病。
古怪的是明朝。光是崇禎一朝, 十年之內, 竟然有記載大型疫症八起, 由山西向東橫掃, 北京城也受災嚴重。也有說法是西闖霸王之所以由西起兵向東挺進拿下北京, 沿途如摧枯拉朽, 正是由於有瘟疫開路。至此才有正式說法是傳染病足以覆滅皇朝。
明末名醫吳又可著《瘟疫論》, 正值此時在災區行醫。他所論述的症狀, 正正就和沙士差不多。此時他才提出:守古法不合新病。而據瘟疫論的分析:病由口鼻而入 (呼吸道感染), 雖無 「病毒」的稱謂, 但實際就指出病毒性感染的具體徴狀。他稱之為「戾氣」。
到了清代, 又是回復到大約五至十年一場區域性瘟疫的節奏。直至大規模城市建設開始, 死人的數字才見得嚇人。例如同治二年初
(1863年), 上海發生疫症, 死亡人數超過二萬! 連帶傳播到江蘇省其他地方, 到大約六七月後才渡過高峰期。
有沒有留意, 這個比較準確的時間記錄, 正好和沙士的周期差不多!
而其後滿清皇朝受困擾較多的是鼠疫。香港開埠後, 也是以鼠疫為主要傳染病。1894年香港鼠疫爆發, 死亡二千多人, 三分之一人口逃難。幸好香港有英國先進醫藥專家坐鎮, 很快就發展出一套現代化的防疫制度。香港和中國的「瘟疫歷史」才告一刀兩斷。直到, well, 香港重新成為中國之後囉。
可見, 各種大型疫症, 對於古老而人口龐大的中華帝國而言, 其實都不會發生覆滅性的影響; 反正人多命賤。不過由瘟疫而造成的管理麻煩, 反而更有效解釋帝國的逐步解體, 正是由瘟疫造成的各地優先自保心態, 以致中央無力調動各地共同回應各種內憂外患。尤其在中央集權, 威權控制的社會環境之下, 一旦帝國中央的管治能力出現失效, 帝國出現崩潰式解體, 也又似乎相當合情合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