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傳統中菜對分子料理

放假又是公私兩忙,又是比返工更辛苦也。或者只能怨自己「攞苦嚟辛」吧。

例如練習煮餸,有點不知所謂;鬼叫我為食」,而我媽又只肯把功夫傳給我的前任天才小廚師女友,只好認命自己動手。

不過今次是一場非常認真的「中西比試」,也又絕對不能輕率處理耶。

事情是這樣的。自己好歹也是「留法派」,對於烹飪這門技術,能有值得參詳的新奇東西,絕對不會放過。但同時也是虎媽的半個嫡傳弟子(乘機的而已,她老人家是傳女不傳男的),對於中華料理的博大精深,也絕對不能輕視。如何在兩大勢力之間取個平衡,也真不容易。

先前在信報副刊的為食篇看到一篇文章,介紹一部法國佬製造出來的機器,名為 sous-vide (真空熟成機),看起來很武林高手 feel, 據報連本港某著名分子料理料理魔童」也是這部機器的捧場客;文章還拍下了他親自示範使用。其實我也在灣仔船街領教過魔童的廚藝,看來所言不虛。

機器是使用非常科學的原理,專門針對肉類生熟不均的情況。基於肉類蛋白質在60度以下的變化特性,以機器精準的溫度控制,以60度攝氏之下慢慢煮熟。在上菜之前,只需要在肉面加上燒焦的效果和香味,即成外香內嫩的上肉。不過看着那個用來盛肉的真空膠袋、以及那個溫度調校得像我平常泡浴缸的溫水池,即使如何科學,總有點不是味兒,相信比較適合自封廚魔的魔童 Alvin發揮他的分子料理哲學。

靈光一閃,想起很多年前,和天才小廚師女友幫趁過本地一間街坊名店(中環閣驎街的《蛇王芬》),叫過一碟等到頸都長了才上菜的排骨;本來也是家常菜一道,但的確其他地方吃不出那個質素。想起來又真是有點像料理魔童所示範的鬼佬烤焗。當時和老闆娘閒聊,看着她老人家忙得團團轉的、一時衝口而出,梗係要等咁耐啦,要先蒸後炸、炸完再炆,你估嘢少呀?

請恕一大串廣東土話,否則傳不出神來。重點一句先蒸後炸,真是只是當時已惘然,當時真的想不起有何妙用,直至看到這部 sous-vide機器才恍然大悟,其實不就是這個模樣唄?

於是在家裡試試到底先蒸後炸先蒸後焗,效果又是如何。雖然買一部機器不貴,但實在太沒挑戰嘛。

只能說:中國人概念勝一籌,但鬼佬是科技勝一籌,何解? 因為真空熟成的最大分別,並不在於原理的分別;效果的確可以是一模一樣的。但這個烹飪手法,也要視乎大廚的經驗判斷,不像鬼佬的手法,全部可以計量處理。因此平時在西餐廳點菜,要是點牛排的話,總是固定的重量標準 (多少安士),但中式餸菜,幾時有固定重量標準的耶? 也可能是有,但總是各師各法、標準不一呀。

雖然不是百份百成功,但總算這個試驗頗為勵志,就是路是人走出來的,虛心求教,舉一反三,就視乎你有多少誠意罷了。

當然,也不能怪我媽不肯傳授真功夫,因為我極其量只是將勤補拙,這個笨是天生的,教不來、改不了。看來她傳了一個好弟子之後,再也沒有牽掛了;唯有自食其力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