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通識的難與易

《信報》74日的《生命通識》欄由劉天賜寫「通識之源頭」,以法國高中會考科的題目起題,以反思香港通識教育局限。我也是在法國讀書的,也只能說「幸好」當年只大學之後才空降到埗,不必和本地生考高考、爭學位,否則一定四腳朝天也。
劉老謂:通識源頭乃在哲學與歷史。此言非虛,但要篤信力行,有點兒「老鼠拉龜」的感覺。這是先從「難」處看。
話說劉老引述的法國試題如下:
文學組(三選一):
1.   工作能讓我們獲得什麼?
2.   所有信仰是否都與理性處於對立面?
3.   試評論斯賓諾莎作品《神學政治論》
理學組考題(三選一):
1.   如果國家不存在,我們會否更自由?
2.   我們是否必須尋求真相?
3.   試評論盧梭作品《愛彌兒》片段
其他範疇題目也不長篇大論了,光是以上兩組,足夠「玩死」香港學生有餘。又請問香港有那位老師夠膽教這樣的通識?
也有人說「辯論比賽是學通識的好地方」。這個講法有點靠譜,起碼我也是這個信仰的,之不過在大學和中學所見所聞,也又覺得有點言過其實,說到底也又是看是用甚麼「心態」去處理罷了。
工具書再多啃幾本(那管你是連《詭辯大全》也啃),到底還是要看有甚麼材料吧? 空的東西不會忽然變了實、假的東西不可能「死撐」就會變成是真嘛。因此我在大學教書,其中一項要求,是學生可以錯,但不能「假」。因為經驗有限,亂發偉論的小毛頭,不錯才怪。因此才又會有大學辯論隊招人,連「英雄難過美人關」題目也會出,反正對錯也無甚所謂。
但造假(或者以假當真)既是心態問題、也是操守問題。因為「假­」的東西,肯去求證就能解決掉,但連事實也不肯先搞清楚,文章再寫得天花亂墮又如何? 難道要向新特首學習學習:過了海就是神仙! 呃人冇所謂,最緊要上位? 不知麥齊光的示範能否起一點警愓作用….
不過這只是香港社會問題的縮影而已,實在香港人有否讀書習慣、甚至有否思考的習慣,那才是一個大問題。這是從「易」處看。
即使以我在香港偷空閒逛買來的「閒書」來比較,以上的範疇其實也不是收藏在甚麼高深的地方,大學書店肯定有交代的;因為即使架上沒有,也可以預訂噢。
但光是在商務或天地都能買得到的呀;《愛彌兒》本來就是老牌經典,去圖書館也借得到,錢也省下來。其他的哲學綜論之類的,先前我介紹的叢書也有提及啦,算我懶骨頭,只撿了一套盧梭沒有包了斯賓諾莎。但對於《國家的神話》(卡西勒著),是在台北的舊書店買來的 (也不是我親手買的,是前任在我的洗腦下也沾了這點傻氣, 偶然留下了給我的);至於工作和信仰,範圍的確比較闊,但也不是沒有參考書可以看的,不過實在是巴黎和台北的比較多而已。
當然也不能強人所難,要到台北和巴黎「閒逛」! 我只是說:香港讀者要是真有意思想買書,在網上訂購也可以嘛,除非這種東西不存,「欲買無從」。
因此要考慮一個社區的文化水平,看看她的書店和圖書館能擺個甚麼陣勢出來,一目了然唄。
當然,也又不能不靠老師的「導讀」來框扶學生的心智成長,否則上樑不正下梁歪 ,誤人子弟之至也。有人是惡搞成「上梁不正枉思歪」,我鄭重聲明這不是明嘲暗踩新特首,那個嘛,直接罵就可以了,不必鬼崇。
據聞今年九月是鐵定要推國民教育科的了,今次火星撞地球,有好戲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