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蘇聯解體的說法



一直在忙,趁還未累死之前,盡快把大網寫出來。要是明天兩腳一伸,起碼也有人可以知道如何續寫下去。

一般香港人對這個題目都沒有能耐或興趣去寫,尤其以香港人貪新忘舊的習慣,知識的保鮮期可能只有一天。不過中國大陸方面對這個問題有點鑽了死胡同;在前文《為什麼中共怕改革》都提過了,尤其是先前也提及過郝鐵川的日誌,也對蘇聯解體一事憂心忡忡的,總是怕中國一旦採取「西方式民主憲政改革」,也一樣會重蹈蘇聯的舊路「陸沉」下去。

寫這篇文章,一來是先前應承了學生,要解釋一下當年在蘇聯鬧得熱火朝天的「五百日維新」是什麼一回事,也順道替那個解體一事,作出一個比較客觀的說明,免得中國人總是怕自己也會陸沉。起碼自己當時在歐洲念書,上過蘇聯學者的課,親自聽過他們講解改革設計;也同時看着蘇聯倒台瓦解,都總算是第一手資料。另外今次我也盡量翻一些「事後分析」,讓大家可以看看國際學者又是如何總結這個故事的,也又省了說我是「一面之詞」。

雖然事情到了今天還有點《羅生門》般的分歧,但總的來說,以下不會有錯: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蘇聯解體,不是由外力促成」。這點在很多的中國評論也是看錯了的,也許是不能不如此推卸下去,否則很多事情很難「自圓其說」。難道和法國大革命一樣,都是「自行爆發」嗎?

一般的「外力陰謀論」是指美國的「經濟專家」收買了蘇聯的學者,讓他們在國內提出激進的政治和經濟改革措施,令到蘇聯不得不解體。

這個說法很有趣,因為「反過來看」,是確定了蘇聯不是被「武力侵略」而解體、甚至不是因為西方國家經濟壓迫而解體。對於冷戰時間的「敵我矛盾」作了一個「反面總結」,算是開了歷史一個極大的玩笑。這點可以在以下的書本中,看看經濟統計的數字,足以說明蘇聯和全球經濟,其實一早都是融為一體,並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矛盾。

Revolution From Above – The Demise of the Soviet System, David M. Kota with Fred Weir, 1997, Routledge.



更重的是,從六十年代起,蘇聯作為一個原材料出口大國,其經濟週期與西方世界的資本主義經濟週期基本「消長同步」。換言之,蘇聯和美國(作為資本主義世界的代表)20世紀較有代表性的時間(剔除戰爭狀態),其實同樣延續着19世紀經已開始的經濟同步關係。這個同步關係、應該說是「俄國革命後的蘇聯經濟增長比美國快」這一點,只在1975年開始才由美國「扭轉」。(看下圖)



至於在1860年南北戰爭前,美國其實只是一國「農業國」,算不上是「經濟強國」。這一點,在較早前的資料可以證實。看看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Paul Kennedy, 1988 Random House.

也又說來有點唏噓,中國原本就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在19世紀前,一直佔全球生產比重的1/3以上,直到1830年後,亦即鴉片戰爭後,才急速「消失」。或者講得「持平」一點吧:「被迅速趕過」,尤其是被英國、美國、德國等等「工業革命受惠國」極速拋離。其間俄羅斯在全球雖然佔比不大,但仍是在上升軌道之中的,反映「佔比增大」這一點同步的事實。

1917年蘇共命後,「蘇聯」這個新俄羅斯帝國的「繼承者」,在1975年之前的經濟增長,又竟然比美國還要快。這樣看來,所謂「全球化」其實一直存在,看你怎樣「演譯」而已。數字騙不了人的。

再看看蘇聯的官方會議記錄,1985年開始戈爾巴喬夫所推行的「開放」政策,其實主要是受到中共在1979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影響,而主旨是「改善社會主義經濟」,而不是要以「西方式市場經濟」「取而代之」。其思想重點是參考中國能迅速扭轉「計劃計濟」當中的「分配失衡」情況。而這種「失衡」情況,是蘇聯自70年代中開始增長落後於美國的原因。

光看數字還不感覺到「70年代開始的經濟困難」是什麼一回事。但假如說明一下:伏特加酒已經演變成國民主要消費支出、至甚可說是「重要的維穩工具」,那樣會否「具體」一點? 而社會不致於大亂,是因為政府仍能勉強維持到:汽油、麵包、伏特加三樣「主要商品」的配給供應!  

至於人民的精神面貌,也又可以從「口傳笑話」來解讀一下了。笑話一則,老師的國民教育題:黨是爸、國是媽,你長大後有什麼理想呀? 答:做孤兒。

而事實上,這種精神面貌到目前也沒有多大好轉。據《莫斯科時報》2011329日報道,根據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俄羅斯人口和2002年相比,減少了220萬人,目前只有1.43億。其中俄羅斯男性比例從2002年的46.6%減少至46.3%,降低了0.3個百分點。報紙分析稱,因為心臟病高發和嚴重酗酒,俄羅斯男性的死亡率很高。看來這個「我要做孤兒」的願望倒有多少是不幸言中。

假如1985年開始的政策真的只是「修補一下」,為什麼最終會演變成「失控」終至「解體」呢?  要是倒過來從最終的「震盪治療」這一條「最後的一根稻草」看起,那當然錯不了,是因為「經濟崩潰」的確是直接原因,所以不得不解體也。

那場著名的「五百日維新」,其主要手段是「全面私有化」。其實應該說是「最終私有化」才對,因為私有化在1988年己開始,但始終沒有踫着國有計濟的主體。其主要方式是以發放「認股權」(Voucher) 的方式,將國有企業的股權「分發」給所有工人,在五百日之內,逐步實現「國有資產由人民共享」的過渡。

至於人民如何行使這種「天跌下來」的國有資產擁有權? 在沒有成熟的股票市場之前,這又與自殺何異? 因此蘇聯的經濟,真的像我那位蘇聯學者所言,像一部汽車拋錨在路邊,「修理軚盤」去了。而國民生產總值,就在1989年跌至負增長7.7%!  至於之前正在加速增長的「消費」總值,「沒有了」,有統計說是負增長6%.... 作不得準耶!

在這個「崩潰」之前,其實在1988年「開放」私有產權之後,其實是增長過一會的。1986年首次提出「開放」之後,GNP 增長最高達到4.1%,但其後1987年很快回落至1.3% 增長;於是戈氏加大力度,在1988年開放容許私有產權參與經濟活動,增長又回升,1988年達到2.1%。可惜好景不常,1989年增長又回落至1.5%。而中國發生「六四事件」對蘇聯其實才是「致命一擊」,因為全球經濟收縮,蘇聯也是「同步」,結果1990年經濟負增長2.4%。對於早已一路趨向殘破的「計劃經濟」,是一個極為難堪的處境。在那個抉擇的當時,到底應該走回頭路? 還是繼續向前尋找出路?

與前同時,此消彼長的反而是美國,先前已指出的增長差距,在「列根十年」迅速拉闊,而1989年的六四事件更加似乎確認了這個趨勢。因此蘇聯知識份子和經濟專家不得不在1990年「很科學地結論」:資本主義經濟比社會主義經濟優勝。而下一步,只是「如何達致」的問題了。因此而最後有前述的「五百日維新」政策。

好了,先講到這裡。因為「重頭戲」是與此同時發生的「政治改革」,那才是「騷得着癢處」的地方。因為假如沒有同步進行的政治改革,讓「蘇維埃」竟然可以容納「民主選舉」所產生的「國民代表」,那麼葉利欽又可以如何出頭而扒過戈爾巴喬夫,成為「俄羅斯共和國」的總統呢? 而紅軍「兵變」一役,又如何能最終以「人民勝利」的正式接收來結束呢?

政府機關和軍隊正式全面落入民選政權手中,這樣才是正式的蘇聯解體,否則只會演變成中國1911年國民革命之後的「軍閥混戰」局面。這個「歷史的選擇」,看來比起單是講經濟崩潰才更有意義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