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的資金永遠只會跟着利益走嘛。投資也好、撤資也好,從來都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利害的考量。
香港一眾蟻民,無謂自作聰明啦,以為一個商人會為了你的人權,拿他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跟你捱義氣?
有玩過「包、剪、揼」的,都知道「開口牌」的目的從來都只是用來混淆視聽,真正的高手過招永遠都是「撲克面」,讓你永遠也猜不中。
商場如戰場,兵法有云:兵者詭道也。假如一個商人要成功,第一樣要學會的功夫和武林高手一模一樣,就是讓你永遠也猜不到他會如何出招。
近日由於李嘉誠被傳「撤資」,於是各路政客又來抄作一番,好不熱鬧。之不過評論水平之低,簡直到了令人雙眼反白的地埗。而其中錯得最離譜的,是完全忽略了,李嘉誠作為一個「商人」,到底打的是什麼算盤,基本上可謂「一竅不通」。
先拿個「財務年報」來看看吧 (2012年和黃年報) ,大家要是還看不清楚是什麼一回事,那就算了吧,還評個什麼。
http://file.irasia.com/listco/hk/hutchison/annual/2012/analysisc_geog.pdf
按今日《南華早報.財經版》對收入來源分析如下:
地區
|
香港
|
中國
|
亞洲
|
加拿大
|
歐洲
|
|
收入 (億港元)
|
640
|
427
|
518
|
593
|
1,690
|
|
地區比重
|
17%
|
11%
|
13%
|
15%
|
44%
|
|
當地收入構成
|
||||||
能源
|
0%
|
2%
|
0%
|
99%
|
0%
|
|
地產/酒店
|
10%
|
31%
|
1%
|
0%
|
0%
|
|
港口
|
4%
|
7%
|
31%
|
0%
|
7%
|
|
基建
|
10%
|
7%
|
17%
|
1%
|
12%
|
|
零售
|
53%
|
51%
|
28%
|
0%
|
46%
|
|
電訊
|
23%
|
2%
|
23%
|
0%
|
35%
|
其中香港佔640億元,中國佔427億元,而亞洲其他地區佔556億元。光看「亞洲」的份額1623億元,香港一個「彈丸之地」,已佔了接近亞太地區的四成,為單一最大收入地區。而香港收入當中,又以「零售」佔了53%。因此光從表面數據,「百佳」作為一個「零售龍頭」,當然引人注目啦。
這就是「直線思維」的邏輯謬誤囉。
想深一層,「百佳」作為一個零售業務,過去多年實質的「利潤」其實只有1.3%到1.5%。而「最怕貨比貨」,最近「阿信屋」也同時發佈業績,其中「零售」一項,利潤水平也有1.8%,不比百佳來得差,而發展時間只有兩三年…..死未?
換言之,「超級市場」這一種業務,基本上是「不成正比」:亦即「交易金額大、而利潤貢獻少」,理論上來說,是屬於「一條雞肋」。於是乎有財經分析員就指,其他的零售業務例如藥房、洋酒、等等的利潤遠較吸引,因此「棄車保師」,是明智之舉云云。
是嗎?
大家不如又將視線拉闊一點。看看「全球佈局」如何。
和黃最大的收入來源其實是「歐洲」,金額是1690億元,加拿大593億元。光是加拿大單一的一項「石油」業務,已經可以幾乎抵得上香港的全部收入,而且利錢肯定不低於2%嘛。歐洲更加是「一枝獨秀」,是亞洲收入總和以上。
不過細看之下,又有另一重有趣小發現,就是「歐洲收入也是以零售為主體」,佔歐洲收入單一最大項,46%。中國大陸作為「新興市場」也不例外,零售收入佔比為51%,比起「房地產」的31%還要高。
因此要反思一下,房地產的利潤動輒雙位數,其他基建、電訊、能源,沒有一樣是如此「雞肋」,那麼其實大家真正要考慮的問題是「為什麼還要有零售業務」?
為什麼和黃不撤出歐洲和中國的零售業務?
而如果都不對,那麼百佳又為什麼要「研究」?
不用胡思亂想啦,實情很簡單。有看過先前我2012年12月寫《論超市霸權》一文的話,現在可以溫故知新,明白到底「零售」是什麼一回事。
第一,零售是一個「地產概念」,只要有地方賣貨,你就是零售。分別只是:你的「地產成本」是多少?
和黃不缺地盤,誰與爭鋒?
明白什麼是「上架費」,這個概念就一目了然,毫無懸念。
第二,零售是一個「現金流概念」,百佳可以「賒數」半年,還可以預先收取「上架費」和「宣傳費」等等「收買路錢」的收入;貨物變現之後,現金留在「中間人」手上,光是「存款」就夠賺了,還用搞什麼生意?
而尤其利害的,是「抵銷資金成本」這着妙用。
什麼是「資金成本」? 正常情況下,假如你要問銀行借錢,銀行第一時間會問你「還款來源」是什麼。因此一個成功的商人,不止是要看你能賺多少錢,而且最好是「無本生利」。何解? 假如你的銀行戶口有現金結存,銀行只會爭相借錢給你,確保你不會把錢拿走。因為銀行是「錢搵錢」的生意,不能沒有「流動資金」。明白了這種「共生」關係,也又可以開始理解「超人」超在那個地方了吧。
用別人的錢,構成鉅大的現金流,然後銀行就爭相借錢給你去做生意。只要你的金額夠大,就只有銀行求你借錢,而不會有銀行迫你還錢。
而當中的風險,在於要取得一個平衡:現金流入是否可以穩定預知?
而投資回報,又是否可以穩定預知?
假如兩者都「是」。那麼這個就是「金融工程」裡面最簡單的「套戥」活動。因此假如你的生意會有穩定而源源不絕的現金流入,而你投資的生意又會有穩定而源源不絕的現金回報,你就是在無需自己拿出一分一毫的情況下,穩賺當中的「差價」,因此超級市場的「利潤」再低也好,只要這個「套戥」的情況存在、而且長期穩定不變,你就可以一直繼續印銀紙,拿走10%的利潤,直到永遠。
因此只要有另外一樣工具,同樣可以支撐這種「套戥」活動的,李嘉誠都一樣「樂此不疲」。只要影響到這種套利工作的,就當然要「研究」一下囉, 但凡做生意的都總有埋單計數的時候嘛。
或者可以這樣解釋會清楚一點, 既然李首富在香港賺錢的時候,
沒有任何一張合同規定他從香港賺來的錢要拿到那裡去, 那麼在法律上,
甚至道德上, 他也沒有必要交代是否要撤資嘛。管你做的是零售還是什麼生意的呢。硬要人家發財立品,
為一些不關他個人或家族利益的所謂政治原則或者社會良心什麼的來拉扯, 這不叫強人所難又是什麼?
真正要拿「零售」來造「政治概念」的,應該向司徒華學習一下。當年「教協」為什麼不會擔心被「港英殖民政府」清算呢?
因為它有自己的「合作社」,做的是零售生意,而現金收益由於不用派發股東分紅,於是「只存不取」,留來「買物業」。現在任誰也扳不了它。就是因為相同的「政治本錢」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