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中國的定價權大博奕(繼續)

證券市場的定價權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融資能力,不過商品市場的定價權恐怕影響更為深遠。前文提到棉花、鋼鐵、鋁材等個案。說明商品市場的影響比起證券市場更大,因為涉及整個工業體系的風險攤分、成本控制和資源分配。

上文提到,中國在證券市場的開放過程中遭到嚴重挫折,最後以「暴力救市」告終;但在商品市場開放方面,表面上仍然高調挺進之中。而商品市場的發展,香港反而不見得有較強優勢起碼表面上。

例如剛在20151012日,香港交易所主席李小加,就親自宣佈了在中國內地拓展商品倉庫需要「擱置」。 (轉述自資本壹週》,見「財經脈摶: 拓中國市場遇挫LME曲線攻華」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8%B2%A1%E7%B6%93%E8%84%88%E6%91%B6-%E6%8B%93%E4%B8%AD%E5%9C%8B%E5%B8%82%E5%A0%B4%E9%81%87%E6%8C%ABlme%E6%9B%B2%E7%B7%9A%E6%94%BB%E8%8F%AF-220000771.html)

這個發展,其實對於我這種老薑來說,不是意外。意外的是,理論上是財經專家的港交所,居然在2012年用接近167億港元的現金,強搶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控制權。 而當時由於得到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的項目貸款139億港元,外界才誤會以為有關行動是得到中央政府祝福而已。(見港交所公告 https://www.hkex.com.hk/chi/newsconsul/hkexnews/2012/Documents/120615news_c.pdf)

查當時的交易,港交所方面也「不無道理」想分一杯羹,因為中國的商品市場規模實在太過吸引。正如前文所述,中國真的是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費國,而在很多個範疇,也同時是商品生產大國。當時港交所就是「眼見中國市場遲遲未開放」因此才見獵心起。

至於實物倉庫的建設,則大多數外行人的理解不多。其實對於抽象的金融市場,倉庫起着關鍵作用。報導是這樣說明的:

在收購 LME 後,港交所當時定下首要任務是在中國建立倉庫。因為倉庫是作為現貨貿易的最終手段,亦是期貨合約履行實物交割的地點。若供應過剩更可吸納過剩供應、在供應短缺時提供供應,為各類商品起到一個蓄水池的作用。而庫存的變化資料更會成為市場供求基本面變化的「晴雨錶」。李小加曾提過這種現貨交易基制的重要性,並解釋為「倉庫網絡是金屬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聯繫在一起的關鍵一環。因為當期貨合約愈接近到期之時,期貨合約價格就愈趨向現貨價格。儘管最終只有小部分的期貨合約以實物交割來結算,但正是這個進行實物交割的可能性,確保了金屬期貨價格不致過分偏離現貨價格。」

前文亦都提到了,就是在國際商品市場沒有定價權的情況下,中國相關工業只能依賴庫存來對沖市場的價格變化,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不過這段解釋,反而指出了中國商品市場的一個「死穴」,大家可以嘴嚼一下最後一句:正是這個進行實物交割的可能性,確保了金屬期貨價格不致過分偏離現貨價格。

什麼意思?

如前文所述,商品市場,尤其是期貨市場的出現,原本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遠期資源分配問題。在買賣雙方都能盡早確定價格和數量之後,生產者和消費者都能各自專心做好自己的規劃工作。所謂「無形之手」的市場,其實就是通過這個商品市場的「定價」機制介入有形的工業生產之中。當中並不需要什麼政府指令和干涉。而由這個遠期交易所衍生出來的商品市場,作用就是提供流動性,讓買賣雙方的權益可以通過商品交易合約,以金融工具的方式變成流動性:買賣雙方的各自交易權益,都能「轉讓」出去或者「購買」得來。

而這些交易合約,大部份都是以貨幣結算的合約利潤或虧損來完成;以實物交付方式完成的交易,最終只有大約5% 這個水平雖然看似「很不對稱」,但精妙之處就是在於這種通過金融交易所衍生出來的價格變化,可以不停向市場提供大量信息,讓生產者和消費者能夠預先知道未來的可能價格,從而調節資源的分配。可以說,商品金融市場所產生的最大價值,其實就是「資訊」。

「定價權」之所以重要,在這裡可以更加清楚顯示了,就是:擁有定價權,就能決定資訊,能決定資訊,就能控制市場。

不過真正的「價格」決定,最終還是逃不出「市場」這個無形之手,因為最終的價格,就是那最後5%的實物交付。正如財神畢菲特所講「誰人沒有穿泳衭,水退就知」。因此才又能說明,為什麼當初LME需要在中國建立倉庫。而港交所之不能完成這個工作,實在是對LME 的中國拓展造成沉重打擊。因為假如LME 無法以最終的實物結算來確定商品價格,那麼所謂「中國的商品價格」,即使是中國的商品交易所容許外資參與交易,但所謂的價格也是由一堆資訊所堆砌形成。至於這些資訊是否真實可靠? 這個才是大問題嘛。

而中國的商品交易所當初出台的時候,的確是風頭甚勁。這個情況,在2013年還是如此。(參考上海期貨交易所公告 http://www.shfe.com.cn/upload/20140716/1405492223689.pdf)  2013年,全球「商品期貨與期權交易所排名」之中,中國佔了頭十名之中的3,4,5 位,分別為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以及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商品交易所」後合併為「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的合同數目共佔全球46.14%。而香港交易所集團(LME) 只是排第7位,交易比重為4.22%(參考 http://www.shfe.com.cn/upload/20140716/1405492746857.pdf)

這種場面,當然令到一眾國際炒家心痕手癢的呀。不過,LME 的故事,就曲線指出了「死穴」,就是「實物交收」的懸疑。而又是按上述報導,情況是這樣的:

中證監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品期貨實物交割監管工作的通知》,早已明文規定禁止境外機構設立期貨交割倉庫,故這個任務困難重重。港交所曾多次跟內地相關機構商討,希望開先例在上海自貿區成立交割倉庫,卻多次被撥冷水。當中,中證監期貨監管部信息統計處副處長程海波在去年明言,中證監關注LME如何處理倉庫問題,刻下中國禁止外國交易所在中國設立大宗商品倉庫的原則,短期無意改變。而今年[2015年]四月,中證監新聞發言人鄧舸亦直言,境外交易所及其他機構尚未具備在境內設置交割倉庫的條件,暫未是開放時機。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路。眼見這種「閉關鎖國」的措施遲遲不肯撤除,中國官方說法是這樣的 (又見上述文章引述)

中國監管機不肯破例放行LME,主要有兩大原因…. (1)上海期貨交易所擔心造成競爭….(2) 擔心商品價格若被外國投資者舞高弄低,隨時會損害經濟及金融穩定。

這個論調,幾十年來其實一直都沒有改變過。就是: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因此不應跟洋鬼子一樣進行自由競爭,否則就是「不公平」。另外,就是「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一有機會,就會操控弄中國的經濟以達到邪惡的目的。(有點搞笑的是,怎看也很像對香港的「普選」論述一樣,哈哈哈)

講到底,中國就是堅持不許外國人參與最終的實物交收,從而架空資訊。因此所謂「定價權」這回事,結果都只是空中樓閣。因為文章報導,最後一段才又真是抵死:中國的進口銅價大部分依據LME定價的進口

世界上有沒有這種道理? 就是理論上是排名全球第3,4,5名的交易所,竟然到了臨門一腳,還得讓中國的企業按排名第7的交易所定下來的價格進口關鍵商品?

因此中國在商品方面,表面上有定價權,但實質上相當可疑。

至於這種「可疑」如果是惡夢成真,問題又會有多大呢? 又有沒有一些案例可供參考呢?

下回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