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中國定價權大博奕之水泥特稿

前文剛剛講到假如商品價格出現「水落石出」的情況會如何? 那邊廂就傳來「山水水泥」宣佈債務違約繼而自動清盤的消息。於是話題一轉,就先來講講水泥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這個故事具體說明了:中國要是沒有了人為的「定價權」,企業是很容易會死的,尤其是企業經營本身根本不按市場規律辦事。而「不按市場規律辦事」正正就是很明顯的「中國特色」噢。到底中國的改革是要繼續尋求人為的定價權,還是應該逐步由市場力量來決定定價權呢? 這個其實不是那麼複雜,不過要中央政府接受又或者能令到地方政府肯配合,有點難於登天噢。

言歸正傳:

水泥是最基本的建築材料,小至裝修花槽,大至興建水壩,全都要用上。因此作為商品的代表性行業,應該非常說得過去。而且水泥的標準,又是早就有世界公認的尺度,是「基礎商品」無疑。至於中國大陸嘛,作為大興土木的「發展中國家」自然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用家。生產方面,也同樣道理,中國也是世上生產最大量的國家。

按「自由亞洲電台」的報導,中國在2011年至2013年,三年就總共消耗了66億噸水泥,超過美國在整個二十世紀的消耗量! (見報導 http://www.rfa.org/mandarin/pinglun/zhengyi/yz-05202015095820.html)
相關的統計,可以參考中國的水泥行業統計數字佐證。業界專家,台灣的亞洲水泥(中國)副董事長張才雄,在20134月號的遠東人雜誌接受訪問,也道出了中國大陸水泥行業近十年的情況 (遠東人月刊 2013/04月號 中國大陸水泥產業概況與挑戰 http://www.fenc.com/magazine/show_faq_new.aspx?SN=6909)
他指:2000年當時,中國的水泥產量才只有5.85億噸,到了2012年,經已達到22億噸。而2012年的7%年增長率,也只在中國歷年排名之中的第二位,顯示產量仍持續增加。比較起來,2011年,全世界的產量才34.63

換言之,中國的水泥產量,在2011年左右,已經佔了全球產量的60%!

張才雄表示:

市場需求成長幅度低於產能增加幅度,加上淘汰落後產能的成效不佳,使水泥產業出現價格暴跌及利潤下滑的危機…. 2012年底,大陸水泥產能約30億噸,實際產量21.81億噸,產能利用率只有72.7%,產能過剩情況嚴重;企業無奈只好削價競爭,壓縮獲利空間。2012年水泥行業利潤總額….2011年下降約50%

而這種「盲目擴產」的背後原因,也簡單得很:

根據統計,2012年前十大水泥集團的產能總計達全國總產能25%,其中82%皆為公營企業,顯示中國大陸水泥行業多屬政府投資,受政府支持及控管,並在政府支持下,持續併購民營企業,以擴大成長。隨著政府控制量逐漸增加,未來中國大陸的水泥業也將更集中由政府掌控

至於何謂「價格暴跌」? 大家可以看看中國水泥行業的資訊網站「水泥網」的數據分析:





  
「全國價格指數」所顯示的,是以425號高標水泥為基準。整體水泥價在2013年下滑,之2014年初急升,之後一路反覆下沉。2014年第三季價格貼近300元,相比較2014年高峰的超過350元,半年跌幅超過15%

假如是其他商品,這種所謂「波幅」當成股票來看,可能只是「小兒科」,之不過,假如大家對水泥生產稍有認識的話,這種價格變化就不是小兒科了。又是可以看看水泥網的報導,20151-6月,行業毛利率是12.76%,但銷售利潤率只有3.2%。似乎還未算到個別企業的稅後經營淨利潤噢。「售價」下跌15%是什麼後果? 除了「蝕入肉」之外,也很難形容其他。(引述「光大證券」分析, 20151-6月水泥行業利潤數據簡評 http://www.ccement.com/news/content/8071153714992.html)

而之所以價格的殺傷力這樣大,是因為這個行業的特色:就是 capital intensive,資本密集。因此固定成本佔了生產成本的極大比例。因此對價格變化的承受能力極低。

水泥生產不是小兒科,每個工廠要開工的話,在規劃上都要「配置」一個有長期供應的石灰石採礦場;而生產工廠所處位置,屬於「極度污染」行業的地點,需要遠離民居 (假如規劃是跟標準的話),要貼近石礦場。而所需要的工廠面積極大,光是石礦場到工廠的運輸帶就要以公里來計,廠區包括:原材料庫存區、原料磨研區、煅燒窯工作區,熟料庫存區,配料加工區,成品庫存區,成品裝卸區。因此每個水泥廠,都是用平方公里來計算面積的。當中的設備,尤其是煅燒窯這個核心車間,那個東西需要長期發出一千五百度攝氏的高溫來轉化原材料為熟料;先進的一般都用「轉窯」,長度差不多是一列火車的車身。要是單一一條窯沒有日產一千噸的能力,算是不及格的了。簡單一句:沒有一百幾十億,休想開水泥廠。

明白了以上的基本概念,就可以明白何地方政府都極度喜歡建造這類工廠了吧。光是看看 GDP 的貢獻就知道了! 講得直接一點,就是「大白象」。唯一的希望就是:大白象能找到夠吃的。而中國政府之所以不斷大興土本、大搞建設,固之然是因為原本就基建落後,不過也要注意這個 supply side economy 供應主導市場的佈局問題。沒有那麼多的工程來「消化」水泥,官辦的水泥廠找誰來「埋單」?

而大家又可以看看「山水水泥」的帳目,也可以有個說明。20151-6月的半年結,銷售金額比去年同期下降30%,由73.5億元(人民幣)下降至50億元左右;「營運利潤」即由賺8.5億倒插成蝕2.4億。但要注意,即使是「賺」的2014年上半年,其實「稅後淨利潤」也只是1.5億元! 而到蝕的2015年上半年,稅後淨虧損是10億元。

明白了「固定成本」的死穴和價格變化的殺傷力沒有?

再看總資產,2014年是336億元,2015年沒有減少,而是增加到接近360億元。換言之「資產回報率」即使是在賺錢的2014年上半年,推算全年ROA 不及2%!!!! 所謂「投入產出比例」的危險之處,莫過於此了吧? 詳細數據,都有年報的,大家可以自己研究一下。(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911/LTN20150911155_C.pdf)

公司的負債水平是總資產的70%。總資產的360億當中,「非流動資產」就佔了264億。而流動資產之中,現金水平有35億,看似不錯,但原來「流動負債」之中,一年到期的「短債」就有35! 一年內到期的其他借款和到期長債,又有80億;而其他應付帳和應付票據再加35億。這還未計長期負債水平又是另外一個80….

現金流入方面,收入一降,即刻就死。經營現金流入竟然已經是負1.3億。但當時竟然還要額外多花10億元「購入長期資產」。手頭那三十多億元現金,原來是由「借入貸款」57億來達成的。但也要償還到期債項,於是「融資淨現金流入」只有3.4億。正正就是手頭現金結餘。

除了「借貸渡日」,想不出第二個形容詞。

不過除了數字之外,還有一些「行業特色」又未必是很多財金分析員(或者演員)是了解得來的。因為水泥有它的「物理特性」從而影響到產業與營運的。

水泥是不易「庫存」的東西,它本身是一種極不穩定的物質。一離開生產線之後,會自然受潮而凝固或者變質不能再用,一般過不了六個月時間,還要望天打卦,使用時極受天氣影響。而且水泥不像食物一樣可以急凍或者什麼的。同時由於「相對低值」,一噸才幾百塊錢,要設立特種倉庫來侍候它? 免了吧?

一般的房地產工程,水泥可能佔不到總成本額的3%! 但體積又大、處理又笨重,使用前還要再經過攪拌加入配對的砂石和水等等東西,再由「田螺車」載送到地盤使用。全部都是極度污染的東西。因此即使是容忍度極高的中國城市,基本上二十年前就已經開始取締地盤自設「攪拌站」,而攪拌站更加要在遠離民居的地方、拿好環保准證才能設點和開工。整個「價值鏈」的成本極高,即使不考慮錢的問題,光是手續就煩都煩死了。

至於山水水泥的年報顯示,它的「水泥銷售單價」在2014年只有240元人民幣一噸,到2015年更加下降到只有211.6元。比起全國平均可能還要低了一大截,那麼它的麻煩就更加不證自明了噢。到底為何價格會這樣低呢? 是公司本身割價傾銷還是它是割價傾銷的受害者呢?

也有可能是因為標號的分別吧,因為上圖指數是以高端水泥425作準的。假如是低號的,例如325,那也有可能不算太低。註:625號是水壩水泥,525已經可以建機場跑道和高速公路,425是高端建築用水泥,325是一般使用級數。再低就無所謂標號,但那就不能用來起樓了。至於現場施工配料的時候,會不會偷工減料 (搞到路塌橋斷之類) 那就不一定關水泥廠的事了。(生產批次還要留樣版抽檢的,這種殺頭的勾當相信主管也未必敢做吧)

水泥行業起碼還有以上的特殊原因,例如物流成本和規劃限制,在個別地區市場可以存續。加上很多是政府自己的「親生仔」,於是有政府出面操控價格、提供補貼或者行政干預來保住生存空間。但整體來講,要是市場全面開放,都必須要按市場規律競爭的話,這種「佈局」要是沒有了人為的「定價權」,還有生存空間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