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日 星期三

到底香港是樓多還是人多?

經常聽到一種講法,就是香港因為「住宅供不應求」,所以樓價不會下跌,而解決樓價的方法就只得一個,就是「增加供應」。

好,這個邏輯不難明白。不過,到底事實是否與講法相符? 假如事實與講法不符,那麼是事實有錯還是講法有錯?

從數據看,所謂「供不應求」,是錯的。問題真的出在分配方面。

先從「供應」看看。講的不是什麼落成量之類的東西,而是「總存量」的「可支使用供應」的水平。

從「需求」來看,按香港政府2016年的數據,全香港有大約250萬個住戶。用「戶」計不用「人」計是因為要假設「一戶一樓」,而不是「一人一樓」。這個數據,看統計署的「人口概述」就有。[1]

另一邊廂,又看看到底「住宅」的存量有多少。

按政府統計,2016年底,私人住宅存量約為150萬間,而公營房屋的存量大約118萬間。總住宅數目大約為270萬間。[2]

於是乎一個很簡單的數手指問題就出現了:既然住宅的總量,比起住戶的總量還要多了20萬個,如何理解所謂的「供不應求」講法?

好,再細分一下,到底「自由市場」是一個什麼境況。這就要首先將「公營」所覆蓋的數字,從總住戶數字裡面抽起。也有點奇怪,數字只列出了百份比,但具體戶數就欠奉。不過,總數是有的,就也是大約250萬戶。而「公營」的住戶佔49.5%,亦即很易推算出來是大約113萬戶。而私人住宅住戶,佔大約53.5%,亦即132萬戶。

「自由市場」的情況是:150萬個住宅,由132萬戶去分。咦? 還不又是「供大於求」嗎? 而且多出了接近20萬個單位。也千萬不要少看這個20萬戶的數字,因為從「比例」上來看的話,這個「多出來」的數字,佔私人住宅數目的13%。所謂「空置率」云云,很明顯是極度誤導的噢。

好,再細看一下。在私人住戶方面,當中有一項數字叫「私人房屋的自置居所住戶在私人房屋的家庭住戶總數目中所佔的比例」。[3] 2016年的數字是65.4%

換言之,私人住宅住戶之中有65.4%是「自置居所」的,大約86萬戶。而其餘的34.6%,大約45.6萬戶,就是「租客」。又或者總之不是自己擁有啦。

可以這麼說,實在「擁有私人住宅」的情況,是平均每個「業主戶」就擁有1.74個住宅單位。香港真正要捱貴租的,就是45.6萬個「租戶」。不過這個也只是「平均數」而已,但對業主戶來說,也接近是「一層收租、一層自住」的「唔使做」理想境界。而無殼蝸牛的租戶,佔香港總戶數超過18%,而在「自由市場」裡面,是佔總戶數34.6%

因此講到要遏抑樓價來幫助無殼蝸牛,這個不是什麼少數人得益、多數人受害這麼離譜。這個「利害」比例,其實是大約1:2左右,戶數是4586

這才能說明,香港的私人住宅矛盾是這般嚴重、而受到壓搾的又不是少數….我們又應該如何理解這個「公平」的問題?

但這只是個「靜態」的分析,因為除非現有住戶沒有下一代,否則下一代仍然會有「希望自置居所」的壓力。而回過頭來看數字,也可以理解為:有樓族基本上已經有樓可以積穀防饑,讓下一代可以有瓦摭頭了。因此還是回到先前那個分析,要挨貴租的,到底人數和壓力有多大?

這個動態分析如何? 下回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