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何不想想「大東亞戰爭」?


近日中美貿易戰過於熱鬧, 以致大家都忽略了一些長遠宏觀的問題。正如我先前文章所指:要是基本原因在於長期的地殼變動,那麼中間短期不斷發生地震海嘯的話,那就自然正常不過。
真正危險的其實也不在於地震海嘯本身, 因為要是有所警惕, 也可以及早防範、甚或另行擇木而棲;危險在於身處地震帶上的人群, 還盲目樂觀地以為「一切如常」,那麼真正出事的時候、走避不及, 又怪不得人了。但更加不幸的, 是由於地殼變動的深層改變並非即時顯現, 本來是安全地帶的地方經已逐漸變為火山地帶, 那麼以為一切如常的心態, 又也真的不算是盲目, 而是「落後於形勢」。所謂「居安思危, 這種智慧還是鬥不過人性的「慣性」, 此其真正悲哀之所在。
香港自從英人開埠以來百多年的安定繁榮, 社會被納入作為西方世界的一部份; 作為一個區隔於中國大陸種種動亂變革的自由避風港, 民心安於現狀作為一種常態和慣性, 也又自然不言而喻了
英國人從她們豐富的國際經驗歸納出, 在九七之後, 必須要有區隔中港社會的憲制防衛, 正是居安思危的良好示範。
但要跳出這個安全地帶, 看看何謂「地殼變動」, 可以參考一下一百多年前, 日本明治維新時, 到底「發現」了什麼「形勢」。那就是:西方文明的進擊, 使得東亞文明岌岌可危, 隨時有被迫成為殖民地的風險, 情況一如印度, 被西方列強瓜分奴役。這些一般人都耳熟能詳, 也又不必重複教科書的內容了。
但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路。在這種「東方危機意識」之下, 到底日本採取了什麼回應? 這點就不能照抄教科書了。所謂明治維新、變革自強等等, 都只是門面功夫, 真正的核心邏輯, 其實有點離經叛道, 但絕對不應以人廢言。且看看日本右翼如何理解這回事吧:


日本人的確思考得比較深刻。你可以不同意他們的結論, 但請先檢查一下它的客觀分析。
按日本右翼的分析, 東亞文明所面對的, 是一場持久的文化變遷:西風東漸。 從「開國」之前的多場外敵侵凌日本本土的武力衝突,  到「幕末」的內戰和「尊王攘夷」運動而起的自強意識,  繼之而引發的對外長期武力鬥爭, 只能名之曰:大東亞戰爭。
而這場戰爭, 不是割裂的某某戰役可以概括、而是橫跨一個世紀以上的持續戰爭。按此而理解, 中國的「鴉片戰爭」不是戰爭, 而只是大東亞戰爭之中,比較早期的一場「戰役」; 其餘各場戰事, 皆作如是觀。
而日本右翼也承認, 大東亞戰爭, 對日本的「終章」, 1945年的無條件投降。
但為何日本認為那是日本的終章呢?
戰敗倒不是主要原因, 大家可以看看書中的陳述, 這方面倒真的客觀得很。就是在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之後,佔領日本的美國, 但並沒有像十九世紀的歐洲人那樣, 對日本進行鎮壓剝削和建立殖民政權。反而是以文明手段, 全力推行「文明社會改造」, 讓日本重新建立一個合符現代文明標準的國家。美國從而正式帶領日本進入與西方融合的現代世界, 在人權和法治各方面都變得與西方睇齊;加之以日本既有的東亞化文優勢, 日本的社會變革是整體而全面的, 已經不再是一百年前需要與西方武力抗衡的那個古老文明! 日本的全面現代化和保存獨立文明國族身份, 最後竟然由戰敗而完成, 這點是日本右翼最無奈的慨嘆。但也是萬般真確的事實。
簡單來說, 二十世紀的美國, 已經不是十九世紀的歐洲。而實在二十紀的世界, 也不再是十九世紀的世界。日本人的所謂東方危機意識, 要是仍然停留在十九世紀的話, 那當然是大有問題啦。日本只是被迫重新認識現代文明世界而已。
從客觀分析來看, 對於「中國」來說, 反而是大東亞戰爭未完的篇章! 這個才是弦外之音的重點。
日本的理解完全沒錯:中國一直也沒有放棄它的「大東亞文明心態」。仍然自視為世界文明的中心。對於連場戰敗, 也沒有從根本反省自身的缺陷。最終演變成「洋務運動」的主調, 採取「拿來主義」的治國手段, 但仍死抱落後的文化。即使是甲午戰役這種最五雷轟頂的打擊, 竟也會演變成「義和團」的生蕃行為, 最終當然是近乎亡國滅種。
日本右翼當初的想法, 按他們自己的理解, 是:既然原本主導東亞文明的中國, 經已不能領導東亞諸國族更生求存, 日本為自身的存續, 自然有責任拿下領導的地位, 以整合東亞對抗西方覇權的威脅。這個就是他們所指的「大東亞共榮圈」由來。那當然, back fire 得要命, 而日本也最終被餵了兩枚原子彈, 到了日本那一篇的終章。
而中國呢? 其實也又不必細表了。自從稍為接近西方文明的國民政府被迫出走台灣之後, 中國根本只是重回閉關鎖國的傳統定位。而中國之竟然可以這樣「安身立命」, 也只是由於西方世界內部鬥爭的延續:美蘇冷戰。老毛以「第三世界自居, 成功周旋於兩極之間。後來美國轉而拉攏中國抗衡蘇聯,  1972年美國力排眾議推動「新中國」替代「舊中國」的「入聯, 投桃報李的鄧小平由1979年推行洋務運動式的「改革開放」回應,卒之大功竟成, 1991年「蘇聯解體」從而形成全球重建文明秩序的機會。而香港也是在這種大形勢之下, 被認定為可以 在1997 年安全地「回歸」予中國的。
有趣的是, 美國人當時仍然很天真地, 以為可以用當年對日本的手段來改造中國。於是乎才又有安排2000年「世貿」的出現。表面上, 中國也以積極行動回應入世的要求, 文字上訂立了長篇大論的「承諾」, 以示願意加入廿一世紀的「全球化」文明體系。
後果如何, 大家可以有目共睹了。就是在虛晃一招之後, 完全沒有落實「入世的承諾, 甚至連《中英聯合聲明》都視為廢紙一張, 以為終於「大國崛起」了。可以重新用天朝的視角與這世界重新銜接。習大帝的「警惕蘇聯解體」, 繼之而推出的所謂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又與一百年前的洋務政府有何分別?
因此從大棋局看, 大東亞戰爭, 根本還未完結。我所指的「反改革開放」要以數十年計的時間來演變, 假如是以「大東亞戰爭」的角度來看, 以百年為計的時限, 也許更為合理才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